中宏网内蒙古4月24日电 近年来,包头市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系列决策部署,聚焦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把“有解思维”“优解思维”贯穿热线受理、交办、处办、回访、督办各环节,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合法合理诉求,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共受理群众诉求58.5万件(电话端53.31万件、网络端4.73万件、自治区下发4530件),较上年增长37.44%,日均受理1800件,其中,在线解答直办32.71万件,转办25.79万件。总体响应率99.91%、解决率86.35%、满意率83.97%。特别是2023年3月,包头市12345热线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分别为100%、98.19%、98.26%,均位列自治区第一,主要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并连续获评全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公共服务骏马典范奖、全国政务服务热线发展联盟高峰论坛“服务群众优秀单位”、包头市第二届“最美鹿城人”荣誉称号。
体系更完善
在组织架构方面。持续建立健全市级各部门、单位、群团组织热线工作机构或专班、旗县区热线工作站、苏木(乡镇、街道)热线工作分站、嘎查(村、社区)热线工作点,形成左右联动、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时受理、全域响应的热线工作体系。
在受理渠道方面。开通并不断优化12345热线人工电话、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蒙速办APP、24小时警局等受理渠道。作为自治区试点,全面使用自治区12345热线一体化平台。
在处办流程方面。12345热线话务员接听群众来电或接收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分析研判,查询热线知识库予以现场解答直办。对无知识诉求,在线转接行业专席或场外“政策专员”。仍无法解答的,最终形成工单转派有关地区、单位处办。建立了从受理、质检、派单到处办、反馈、回访、督办、归档等全过程、高效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流程。
制度更健全
制定出台《包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方案》《包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包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实施方案》《包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绩效考评制度》《包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约谈制度》《包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知识库管理制度》以及“受理闭环、办理闭环、考评闭环、定期调度、工作专报、媒体通报、热线平台内部控制核查、号码归并及远程座席”八大机制,“无理重复诉求处置、退单争议审核、热线专席转接、不在受理范围诉求认定申请”四大规则,“三上门、四必须、四清零”工作法,热线运行规范等40多个制度机制、规则规范,形成了具有包头特色、规范完备的热线运行制度体系。
处办更高效
针对不同群体反映诉求,建立健全工单处办限时响应、每月清零、上门服务、闭环工作、高效处办、分级督办、严格考核等一系列科学规范高效处办机制。
限时响应制:紧急类诉求2小时内办结或反馈;基本生活保障类诉求24小时内办结或反馈;一般诉求5个工作日内办结或反馈;复杂疑难的合理诉求10个工作日办结或反馈。
每月清零制:一般工单限时办结清零;延时挂账工单到期办结清零;剔除类工单申请剔除清零;建议类工单与诉求人沟通后清零。
上门服务制:合理诉求上门办、不合理诉求上门劝、建议意见上门谈;延时挂账工单必须上门说明原因,申请剔除工单必须上门解释原因,民情建议工单必须上门沟通原因,办结但不满意工单必须上门了解原因。
闭环工作制。受理闭环(受理—审核—派单—回访—归档);办理闭环(签收—核实—处办—反馈);考评闭环(考核—通报—市领导点评—结果运用)。
高效处办制:全时响应制、行业牵头制、属地负责制、工单清零制、三率考评制、约谈点评制、主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全量回访制、双派双考制、排名通报制、全程闭环制。
分级督办制:热线主管部门通过电话、书面、会议、现场等方式开展日常督办;政府督查室对群众评价未解决不满意工单,推诿扯皮工单,解决率、满意率、按时办结率、“不在受理范围”工单剔除比例不达标单位开展定期督查;纪委监委对推诿扯皮、敷衍拖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单位及个人开展督办问责。
严格考核制:按时办结(考核承办单位超期件);及时响应(考核承办单位是否及时签收、及时联系诉求人);诉求解决(人工回访诉求人是否解决、是否满意);违规减分(在推诿扯皮、退回重办、剔除率、营商环境、督办落实、知识更新等方面予以考核减分);严格落实“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得分由群众说了算”要求,由市长、常务副市长点评,综合排名每月通报,排名靠后单位作检讨发言,约谈连续三月排名靠后单位,组织部门将排名情况列入年度考核。
服务更暖心
通过保障接通率、建立应急联动群、专业诉求专人办、精准公布热点政策措施、综合分析研判、强化宣传引导、公开曝光典型案例等一系列卓有成效措施,打造有温度、有速度的一流热线。一是制定热线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遇有突发或紧急事件,及时调配人员,密集调整各班次话务人员数量,保障话务座席,最大限度保障热线接通率;二是建立“紧急(应急)事件联动群”,每天不间断推送紧急类工单,督促各级承办单位第一时间认领、处办、回复。疫情期间,选派多名业务骨干进入市委、市政府“疫情诉求处理群”“即收即办工作群”,市领导时刻盯办,群里各旗县区、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亲自签收、迅速交办,高效解决群众紧急诉求,及时挽救了重病患者和生命垂危老人。2022—2023年冬季寒潮降温期间,第一时间建立供暖紧急诉求督办机制,共受理和处办紧急工单1300多件,及时解决群众新小区未通暖、家里温度低、供热管道跑水等“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三是建立健全12345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机制,明确各自受理范围及紧急事件联动处置规则,科学合理分流非警务警情,不断完善社会治理联动体系;四是持续强化医保、社保、公积金、物业、住房及水、电、气、暖等诉求受理、转办,及时联动有关单位,常态化更新知识库。设立热点行业专席,把群众的“冷暖安危”始终记在心上,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五是在官方媒体开办“12345热线每周问答栏目”,按照行业领域,每周从热线知识库中收集群众反映集中、点击量高的知识主动向媒体推送,方便群众和企业查阅了解。通过“包头12345微信公众号”“包头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网站”“包头市人民政府网站”等多个平台,高频率发布服务热点、政策解读以及社保、医保、公积金、疫情防控、物业管理、房地产及公用行业等高频知识问答,广而告之,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和服务举措;六是采取“系统+人工”方式,定期研究群众和企业反映诉求,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判潜在风险隐患,出具研判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及时研究处置,把问题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七是会同广播电视台,开通“直播包头-走进12345栏目”,用电视新闻手法充分展示各级承办单位为民办事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监督和曝光在办理热线工单、解决群众诉求中存在的推诿扯皮、敷衍拖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及典型案例。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