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1月17日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包头供电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创新·实践在包供”系列活动,构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员工创新一体化全员创新创效体系,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让电网更智能、能源更绿色
包头供电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生产经营实际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涉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及电网常规技术研究和应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科技攻关,电网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
包头供电公司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组织领导,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优化科技创新激励奖励等各类制度,营造崇尚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2022年,包头供电公司拿出专项科技研发资金,用于设备技术改造、新技术应用和科技项目支出。2022年,包头供电公司14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内蒙古电力集团及以上奖项,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能解决电网实际问题的高质量创新成果。
包头供电公司依托创新联盟平台,吸收跨单位、跨行业、跨专业科技人才,使创新领域更广、创新成果更优、创新动力更足。包头供电公司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王文山技能大师工作室联盟,充分发挥其在金属焊接领域上的技术优势与创新思路,合作完成输电钢管杆隔离装置及其他工器具改良,成功解决电力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借助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金属加工、制造、检测上的技术优势,合作研制声波成像测试系统,实现对变压器、GIS(地理信息系统)、电缆接头的局部放电检测,填补了行业空白。2022年,包头供电公司通过创新联盟平台发布专利32项,完成创新项目75项;17名特聘专家教授参与并开设创新讲堂,制作技术课件68个;完成揭榜攻关工作12项,9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2项成果获自治区优秀职工技术成果奖,5项成果获自治区电力行业协会成果奖,解决了大量生产经营中的难题,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焦绿色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重点领域,对牧区可再生能源供热、电能替代设备运行优化控制等技术进行研究。积极探索研究电力大数据分析挖掘算法、优化策略和可视化展现技术,率先在内蒙古电力集团二级单位中采用中国电科院最新开发的BPA软件,运用电网潮流计算和短路电流分析等方式,为构建业务高度融合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提供信息技术保障。
让企业信心更足、活力更强
包头供电公司不断优化管理创新成果三级评审机制,健全完善管理创新成果两级储备库、创新人才库和创新项目库,常态化开展管理创新工作,助推企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2022年立项管理创新项目82项,推广应用项目35项。18项QC成果、8项管理创新成果荣获内蒙古电力集团荣誉,其中,《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停电精准管理体系的构建》和《依托专业化基地构建“工厂化”轮换检修新模式》获得一等奖,《电网企业输变配电工程“小业主+大监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构建》获得二等奖,《基于央地协作的“三横八纵”全面对标管理》获得三等奖,总成绩位列内蒙古电力集团所属单位第一。
包头供电公司将管理创新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融合,通过与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及系统内标杆单位深度对标,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水平和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全面提升。2022年,包头供电公司共有500余名业务骨干,通过实地调研、视频会议、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精准对接300余次,引导各部门、各单位全过程跟踪短板改进,各专业管理水平普遍提升。包头供电公司深入借鉴青岛供电公司政企协作典型经验,结合包头地区实际,促请包头市出台加快电网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地区电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包头供电公司持续深化党建创新,推动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聚焦融合发展,认真总结提炼创新实践和典型做法,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新时代“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引领,统筹构建“党建+”体系,形成两篇创新成果案例,分别获评内蒙古电力集团优秀党建理论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全年确立26个党建“书记项目”,以“课题式立项、项目式管理、效果式评价”促进党建创新成果转化,做到项目有规划、责任有落实。鸿雁共产党员服务队作为内蒙古电力集团唯一一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应邀参加中电联“电网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交流会,展示构建“岗队区”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正当时。包头供电公司将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创新主体的“强”、科技产出的“优”,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服务企业,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电力保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