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7日电 营商环境犹如扁担的两端,一头挑着城市的发展,一头载着企业的未来。近年来,白云鄂博矿区人民法院不断提升营商便利度指标,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企业反映最强烈、影响发展最迫切的问题,打出了一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以初心为圆心,压实责任,挥动“指挥棒”
“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白云矿区人民法院党组对营商环境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时再次提出明确要求,要强化部门协作,形成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协同工作格局,立、审、执各环节建立流畅的协调沟通机制,畅通案件流转,加快办案节奏。成立工作专班,总结亮点举措,收集典型案例,发布工作动态,针对短板指标及时提出改进举措。坚持“一盘棋”进行目标考核,将涉及营商环境工作的指标纳入部门和个人年度目标考核,全方位激励引导干警攻坚克难,形成推动营商环境工作的最大合力。
以规矩为半径,强化作风,激活“池中水”
扎实开展教育警示活动,深入学习及时通报正反面典型案例,召开“以案促改”专题研讨会,打牢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干警参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履职能力。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信访举报答复工作的意见》,提高举报线索质量,深化司法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以案为鉴,以案促学,以案促改。
以实干为周长,厚植沃土,当好“稳定器”
打造“一企一法官”品牌,将20项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把司法助企惠企政策落到实处。“一企一法官”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的应有之义,通过与企业“一对一”精准联系,深入了解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之下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法院如何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好司法服务和保障,征求意见建议。通过上门实地走访、线上沟通联络、召开座谈会、举办法律讲座、赠送政策读本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扎实推进调研访企、送法进企、解难惠企、纾困助企,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化为有效实际行动,助力企业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即为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打白条。白云矿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围绕经济发展大局,立足主责主业,着力破解营商环境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织密司法服务网,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全力打造企业和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