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包头市瞄准最高标准,对标最好水平,举全市之力打造全区第一、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无论是今年第一批重点任务《营商环境100条》的出台,还是《包头市各旗县区政务服务“微改革、微创新、优服务”活动项目清单》的发布,既有大刀阔斧般的改革,也有小切口式的创新,这些都表征着包头市以营商而赢商的信心和决心。为了更好助力包头市打造包你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中宏网内蒙古即日起将推出《包头市部门营商环境动态速览》《包头市旗县区营商环境动态速览》专题报道,树标杆,抓典型,扬先进,宣一流,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舆论氛围。
九原区
整合优化区级政务大厅。完成政务服务一体化系统对接,政务服务事项向大厅进驻、向线上迁移,设置窗口44个,31个单位进驻大厅,可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684项。大力推进“一窗式”综合受理改革,全区“不见面”审批承诺件达到70%以上。
全面推行“六减两优”改革。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发布数为1449项,压减行政审批办理时限385.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压缩比率达87.13%,网办率达到98.62%,全程网办(Ⅳ级)比率达92.89%。企业开办压缩至2小时内,97个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在全市率先开展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工作。
着力塑造“帮您办”品牌。组织各园区、苏木镇街道、部门构建起了“政务大厅、项目所在地、行业领域”三个维度的帮办代办服务格局,成立26人帮办代办队伍,梳理帮办代办事项48项。
稀土高新区
服务创新做加法。提前预审,组织相关部门提前召开对接服务会,启动“拿地即开工”服务流程。编制《稀土高新区“拿地即开工”服务指南》《“拿地即开工”流程化标准化推进图》,实施“一条龙”全程跟踪服务,提前扫清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障碍。为双良项目组建服务专班,建立服务微信群,推出“专班+专员”的“双专”服务。
审批创新做减法。规划设计方案提前至“拿地”之前审查,将土地审批手续、用地许可、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等实行容缺受理、提前指导、同步办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通过图审市场化、建立联动机制等形式,图审单位在图纸设计过程中实施提前介入,进一步压缩图审承诺时间。
石拐区
率先搭建起自治区第一座政府与民营企业“连心桥”,打造“民营企业之家”。按月制定日程,每周三区领导做客“民营企业之家”。创造性提出了“三有一同时”工作原则,让民营企业家办事有歇脚处,遇困难有反映地,反映问题有倾听人,问题反映同时有部门及时跟进、解决、督查、反馈。自2020年11月“连心桥”搭建以来,区领导依次做客“连心桥”,已经完成了一整轮的运转,各环节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闭环工作模式,共收集民营企业反映问题144个,已解决129个。
成立基金规模为10亿元的包头市首支创新产业引导基金,“真金白银”服务企业。通过设立项目子基金、母基金直投和FOF基金方式进行投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防范风险、滚动发展”的原则进行规范化投资管理,重点支持科创成果转化、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该基金将实现社会直接投资不少于15亿元,形成30-50亿元的投资带动效应,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石拐区实体经济发展,为落户石拐的优质产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