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1日电 今年以来,包头市公安局白云分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导向,注重整体规划,强化系统思维,从“优部署、优机制、优手段、优基础”四个维度,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精细化管理,提高社区、窗口等民警服务能力水平,取得良好成效。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工作连续获得好评。
精心谋划“优部署”。一是理顺“一个责任”。年后上班第一天,分局党委率先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警务改革,理顺治安、户政等优化营商环境部门工作分工和职责,实行集约高效、统一归口管理,解决制约基础工作职责边界不清、警务运行不畅等难点问题,召开专题会议5场次,有效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地落实。二是激活“一个引擎”。实现派出所所长100%进入街道党委班子,社区民警100%担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或主任助理。今年以来,区领导多次到公安分局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创新驱动“优机制”。一是优化勤务运行模式。全面实行“一室两队”警务模式,设立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明确职责分工,以“一室”支撑“两队”,配齐配强所队领导班子。目前,所领导平均年龄不到35岁,派出所达到“两个40%”标准。二是推动“多系统”防控。拓展集人像比对、高清监控、疫情平台等应用为一体的“物网+社区警务”模式,扩大“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覆盖范围,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注入新动能。目前,辖区布建视频监控800余个,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数据赋能“优手段”。一是创新“多部门”联控。依托网格平台,严格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一标三实”救治管理工作机制,实时向患者家属及属地卫生院、派出所、街道、社区推送,实现一网推送、联动处置、无缝对接,确保24小时内接收、核实、录入、访查、巡诊等“闭环管理”。近年来,未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致人死亡案事件。二是落实“五包一”机制。今年2月呼市、包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白云分局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敲门行动”优势,有效开展风险地区返白人员排查、管控、核酸采样数据核处等涉疫基础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重心下移“优基础”。一是分区巡逻全覆盖。将全区划为四个巡逻防控区,实行机关下沉执勤和网格巡逻互补机制,机关下沉人员负责主城区、车站巡逻防控,每天2组巡逻防控。今年以来,全区三类可防性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45%,黄赌等显性治安违法警情同比下降18%。二是多元调处促和谐。依托“警格+网格”,完善纠纷联调机制,对简单矛盾纠纷,由接处警或社区民警直接开展调处;对较为复杂的纠纷,协同社区、司法等调解人员调处;多次调解无法成功的复杂疑难纠纷,统一提交区“大调解中心”,并将纠纷化解情况提请区委政法委综治办纳入社区综治考评。今年以来,矛盾纠纷案件调结率位居全市第一,并对现场化解外的纠纷案件100%落实回访制度。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