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守鹿城,电力保障要先行。包头供电公司的每一位职工在属地每一座检测点、每一条线路、每一个防疫需要的地方连续奋战,以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保障筑牢抗疫防线。
东河供电分公司 党群专责 王雅慧
“紧急!东河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急需志愿者!……”没来得及多想,我立刻联系了发布消息的同志,报名参加了这次志愿行动。但个人的力量总是微弱的,报名后我不由得有些焦虑,负责组织志愿者的同志宽慰我说:“我们每个志愿者就像黑夜里飞舞的萤火虫,虽是萤光点点,微小平凡,但能汇聚在抗疫志愿服务大家庭中便闪耀出温暖人心的光芒。”就这样,我成为了东河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志愿者队伍的一员。
早上5点30分,伴着闹钟清脆的“叮铃”声,我立刻翻身起床,顾不得早起的头晕脑胀,换好工作服奔赴今天的“战场”。到达检测点天还黑着,互不认识的志愿者们井然有序地做着准备工作。我被安排在信息采集工作前的一个环节,维持秩序和指导出示健康码。
7时,准时开始检测。重复的话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十几米的路来来回回不知走了多少遍。就当我感到有些精疲力尽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的信息采集员都是标准划一的姿势,双手捧着手机,低头录入信息再核对确认,明明大家身后都有一个椅子,可谁也没有坐下。一位采集员说:“我站着录入信息,方便居民出示身份证,我只要调整下手机摄像头的位置就可以完成工作。不仅效率高,而且避免二次接触,更保障居民安全。”因为带手套会影响操作,他们只能在零下十二度的天气里赤着手工作,就这样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三点,他们就站在那里,两手架着手机,坚守了一天。我看着他们,眼眶不禁有些湿润。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就是因为有无数人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默默坚守,才撑起了万家团圆,灯火通明。
夕阳西下,核酸检测工作接近尾声,城市的灯火一盏盏亮了起来。我看着家的方向,想着家人正在准备温暖的晚餐,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充实感,这点滴的美好与安宁不正是所有人不顾一切去守护追求的幸福吗?
石拐供电分公司 营销服务室主任 郭建刚
“你好,石拐旧区新增设了一处临时核酸检测点,临时核酸检测点地势崎岖,周围都是山,我们没办法接电。”2月24日晚19点,我接到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负责人的求助电话。
接到电话后,我第一时间通知检测点所在的环城西路供电所和急修班,带领5名工作人员做好防护后火速赶往现场。通过五当召镇负责人介绍,在石拐区第一次核酸检测完成后,为了方便旧区留守老人,加快检测速度,临时搭设了这个检测点。但是该检测点地处山脚下,不便于从就近的低压线路上获取电源点,我们徒步至附近村民家中,从其下户线上逐步将电源引至检测点处,经过2小时的室内布线及电能测试后,最终顺利完成了全部接电工作。
我们会继续积极配合做好管控区的电力保障工作,同时对所辖地区政府、医院、公安局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低压线路再确认,对高用电量企业再排查,对负荷集中居民再巡视,确保疫情期间电网系统正常运转。
配电带电作业处 党群专责 李虹澎
2月22日,凌晨5点钟,我早早来到包头市东河区公园路小学检测点,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也开始认真穿戴起防护服。“穿戴前要检查防护服是否有破损的地方,穿好后检查防护服的密闭性,同时用透明胶带把前端拉锁处进行2次封闭。”
清晨7点,检测工作正式开始。“请各位提前准备好新冠健康码,戴好口罩,间隔1米,有序进入。”我负责的工作是疏导人员出示新冠健康码并到指定检测进行检测。“大爷,您的手机不是智能手机,您需要拿上您的身份证,到4号检测点登记检测。”询问、检验、提醒注意事项,引导人员到指定的检测点进行检测,一天中,我们一组四人共完成1800余人次的健康码查验和人员疏导工作。
下午16点,检测工作顺利完成。如果问志愿服务什么是最深刻?我会回答,全身密闭的防护服检测人员,在零下十几度的室外工作时候,他们的口罩真的会结冰;为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水真的不能多喝;脱下防护服和口罩,脸上的勒痕是真的深。
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爱和温暖比病毒蔓延的更快,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包头加油,包头必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