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1月18日电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包头市审批服务局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力打造“少好快”一流政务环境,通过强化市政务大厅事项和窗口整合,延伸服务渠道,完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健全“立体化”监督机制,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有力提升了政务服务“加速度”,解决了一大批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比如,为解决群众找不对窗口、排队时间长、“多头跑”问题,市审批服务局“大抓特抓”事项进驻,市政务大厅实现了市本级事项“应进必进”,进驻事项达991个,较2021年初增加460个;795个事项实现“一窗综合受理”,较2021年初增加484个,“一窗受理率”达80%,提升33.3%;身份证、医保转移、户口迁移等140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药品零售企业设立许可”等139个事项实现“呼包鄂乌”跨市通办;169个个人高频事项向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中心、派出所、银行网点等延伸,较2021年初增加51个,“500米、一刻钟”的高效便民服务圈进一步优化完善。
制定印发《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中心、站点)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指导手册》,持续规范各级大厅场所建设、人员管理、窗口服务。对市政务大厅进行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增加休息等候座椅216个、智能显示屏199块、智能评价器54台、排队叫号机7部;建成了400平方米的7×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配置公安、税务、公积金、电力、“鹿城之窗”等各行业自助设备26台(套);在市、旗县区大厅及主城区的街道、社区服务站,推出双休日“不打烊”服务,有效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问题,目前已服务群众5.2万余人(次);在各级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出“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受理和解决群众在窗口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事。
为强化各级大厅窗口作风建设,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蒙速办”APP(包头子门户)和市、旗县区17个大厅视频监控系统与市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市检察院“检企通”平台实现对接,并在各级大厅窗口放置“码上监督”二维码,把纪委监督辐射到每个窗口、每名工作人员。此外,市审批服务局还建立健全了审批和网民留言办理监测机制,畅通热线、网站、窗口等咨询诉求渠道,极大方便了企业群众多渠道咨询业务、反映问题。截至目前,共收到政务服务“好差评”信息70多万条,总体满意率达99%以上。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