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营商环境进一步,经济发展赢先机!眼下,包头市全市上下正在凝神聚力打造一座“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高位推动到上下贯通,从齐抓共管到比学赶超,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勇气,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视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新招不断,实招迭出,将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
闯关夺隘拓新局,正是扬帆搏浪时!一路走来,包头市各旗县区对标一流,以“四办”为画笔,以改革为底色,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通过一条条举措,一个个方案,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幅“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的工笔画正在鹿城大地精细描摹。
中宏网内蒙古11月24日电 今年以来,包头市新都市区办积极响应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号召,立足土地、区位、规划优势,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商业化逻辑的发展思路,全方位整合资源,推进创新营城,努力营造“包你满意”的服务环境,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服务新区资源集聚,推动实现产业集成创新。
专班对接,主动服务,及时跟进
根据企地合作意向建立对接小组,以便及时提供政策、流程、土地等相关信息,保证第一时间为企业答疑解惑,并设专人全程跟踪记录,建立对接日志,定期梳理合作进度和问题,实时掌握进展情况,积极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保证企地合作保持“通话中”状态。
主动对接各个审批部门,积极协助和推动企业办理各项前期手续,今年以来,先后协助办理完成了立项、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各项前期手续,极大缩短了手续办理时间,有效减轻了企业压力,确保了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新都市区办有序推进道路铺设、地下管网、园林绿化、地下管廊等基础设施工程,积极打通断头路,进一步完善了新区的路网结构,尤其是经七路的打通,将110国道与新都市区连接起来,为群众的出行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同时有序推进经十九路、经三路和纬二路等道路及绿化工程,为周边的重大项目开发注入活力,构建新都市区绿廊景观体系,进一步增强城市吸引力,优化了新都市区营商环境。
公共服务配套更为完善,新都一小、万科奥运冰雪中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九原蒙医中医医院、中冶洲际酒店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加宜居,全身心打造“便于利于企业投资发展、便于利于个人工作生活”的营商环境。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助力营造一流生态环境
为了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积极配建装配式建筑,重点实施都市庭苑钢结构、九原蒙医中医医院叠合板等装配式建筑,谋划实施装配式住宅小区,不断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
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代替供热源,减少火电机组煤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率先在新都一小、新区商务大厦及九原蒙医中医医院等项目中采用天然气集中供热,同步在新建的公建项目中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供热。
积极与辽宁大卯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探讨蓄热式电加热装置应用合作项目在新都市区的可行性,主动做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的积极践行者,为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干净、优美的生态环境。
逐步形成“全域招商、开放招商”的格局
今年以来,先后通过参加土地推介会、包头市上海招商说明会、招商座谈会、现场调研等形式积极主动拜访、对接企业,共对接山东鲁商集团、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台湾新光国际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40余家,签约项目15个,协议总投资达261.9亿元,落地项目11个,涉及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集群、商业综合体等项目。下一步新都市区将更加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进一步提升走出去、请进来的频率和效率,持续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实施,切实打好总体战、攻坚战、持久战,为全市加快建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注入新动力。
让人民群众“沉浸式”参与城市运行
今年以来通过领导留言板、市长信箱、政府热线、网民留言、黄河云、电话建议等途径,接受市民群众意见建议170余条,涉及道路建设、配套设施、整体规划等各项群众热点问题,答复率100%,坚持让群众成为城市整改提升的最广泛参与者,最终评判者。当下正在积极探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运营模式,支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新都市区的城市建设、管理和运行中,为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打造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贡献新都市区力量。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