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营商环境进一步,经济发展赢先机!眼下,包头市全市上下正在凝神聚力打造一座“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高位推动到上下贯通,从齐抓共管到部门合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勇气,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视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新招不断,实招叠出,将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
闯关夺隘拓新局,正是扬帆搏浪时!一路走来,包头市各部门齐心协力,对标一流,以“四办”为画笔,以改革为底色,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通过一条条举措,一个个方案,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幅“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的工笔画正在鹿城大地精细描摹。
中宏网内蒙古10月27日电 按照自治区、包头市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放管服”改革相关工作要求,包头市人社局及时优化业务在劳动力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两项指标方面,优化业务经办流程,不断缩减办事时限,积极推行网上经办,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发出监管最强音 利企便民显成效
流程再造,缩短特殊工时批复时限。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关于认真做好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内劳社办字〔2008〕112号)要求,批准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并出台了关于印发《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集体合同合法性审查效率等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企业申报资料精减至三项,批复时限压缩至一个工作日,现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提升仲裁案件办结率,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1-9月,该局共处理案件1355件,已审理结案1319件。结案率97%、调解率63%、仲裁终结率87%,分别比国家及自治区要求高7%、3%、17%。共为劳动者追索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等303.32万元。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预计到四季度,案件可以达到国家及自治区人社发展计划的要求,即结案率90%以上,调解率60%以上,仲裁终结率70%以上。
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刊物简报宣传仲裁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微信公众号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截至9月底,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共计64条,在中国劳动保障报3次宣传报道仲裁法律知识及典型案例解析,组织编印第20期《包头劳动人事调解仲裁专刊》。在包头广播电台《行风热线》《以案说法》节目分别进行了1期仲裁法律宣传与疑难问题解答。
突出试点效应,全力做好补充工伤保险工作。2020年11月,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商业保险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城市,在自治区率先开展商业保险补充工伤保险工作。今年以来,我中心主动与商业保险公司对接,梳理补充工伤保险待遇人员情况,明确补充工伤保险经办流程,进一步规范补充工伤保险业务经办。1-9月,累计享受补充工伤保险待遇人数3241人次,累计支付补充工伤保险待遇261.54万元。
做好招才引智大文章 助企发展“加速度”
多措并举畅通用工求职渠道破解用工难题。扎实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截至九月底,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365场,招聘单位累计10152个,免费服务人数11.87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累计13.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72万人次,信息阅读量28.84万次。
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系列专项招聘活动,实现市本级和旗县区“1+10”人力资源服务新模式,利用“包头市就业招聘网”召开网络招聘会7场。
为包头市2021年新开工重点项目召开专场招聘会3场,招聘单位84家,提供8709个岗位,参会人数474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837人。
为英思特、弘元新材料、江馨微电机、阿特斯等重点开工项目开展“点对点”招聘会共13场,报名1113人,成功应聘668人。
开展“招聘信息进万家活动”,在全市范围共推送58个批次,累计服务企业1099家,累计岗位57394个。
分别为内科大、包师院、轻工学院等高校举办“校企对接”走进高校专场招聘会8场,参会企业480家,岗位15625个,参会学生63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3036人。
开展“直播带岗”活动10场,124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3896,进场人员12800人,达成就业意向2990人次。
建立用工保障对接机制。按照《包头市实施破解企业用工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该局与市发改委、国资委、工信局等部门建立对接机制,主动了解用工需求情况。利用保障企业用工专班主动对接714家全市重大项目,其中缺工企业69家,缺工5241人,通过开展重点项目专场招聘会、“点对点”招聘会、“校企对接”“信息推送”等线上线下系列专项招聘活动,截至2021年9月共为重点项目解决用工4100余人,其他各类企业达成就业意向1.72万人次。随着工作的持续开展,后续将服务更多企业,逐步解决各企业缺工问题。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企业引才提供服务。今年以来,围绕包头市“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建设,着眼于重点产业领域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全面开展招才引智,着力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截至8月底,全市共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3366人,其中,博士和高级职称69人、硕士714人、“双一流”本科425人、其他紧缺人才2158人。预计到9月底,全市共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4300人左右。
会同市人才办印发了重点产业中高端人才引育、青年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等人才政策,研究制定了青年人才奖励、高端人才培育资助、青年人才引进贡献奖、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奖励等配套政策14个、工作流程图22项。编辑并发布《包头市人才服务指南》及配套电子书,收录了人才落户服务、安居保障服务、人才引育服务、职称评审聘任服务、科研服务、就业创业服务、高层次人才专项服务等8大类46项现行人才服务事项,让各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一册在手、政策全有。
协调有关部门开发了人才安居、人才体检等网上申报认定系统,主动到一机等人才数量较多的单位,开展政策讲解、现场实操、资料审核等。
参与制定了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办法、教育和卫生健康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意见等3个专项引才政策,进一步拓宽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印发了年度招才引智计划,对外发布人才需求目录3批次,面向全国112所高校和凤凰新闻网、腾讯网等各类媒体发布了《@全国高校毕业生:来包头,就对了》一封信。
组织包钢、新特能源等80家次企业走进内工大、内农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人才市场等17所高校、人才市场开展现场招聘;面向青岛市22所院校开展线上云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积极为企业推送人才需求信息。
组建了“招才引智”工作服务专班,成立6个专项组为各类引进人才提供全天候服务保障;印发了建立企业人才工作服务点工作分工方案,组建微信工作群,共为108家次企业推送各项人才政策、解答疑问,对有用工需求的企业通过就业平台发布招聘信息。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