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营商环境进一步,经济发展赢先机!眼下,包头市全市上下正在凝神聚力打造一座“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高位推动到上下贯通,从齐抓共管到部门合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勇气,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视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新招不断,实招迭出,将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
闯关夺隘拓新局,正是扬帆搏浪时!一路走来,包头市各部门齐心协力,对标一流,以“四办”为画笔,以改革为底色,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通过一条条举措,一个个方案,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幅“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的工笔画正在鹿城大地精细描摹。
中宏网内蒙古10月19日电 2019年国家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包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区率先制定印发了《包头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通过“减放并转调”+“一窗综合受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持续优化包头市建设工程领域营商环境。
通过两年来的持续改革,包头市已形成了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的“四统一”管理体系,实现了“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服务模式。包头市工程审批系统于2020年3月全面启用,覆盖40项审批服务事项,累计为1010个项目办理了2656项审批服务事项,生成了206个电子证照。在自治区2020年、2021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评估评价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按照“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的发展思路,包头市把对标一流、追赶一流、实现一流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组织工改各成员单位先后赴沈阳、上海、杭州、厦门、青岛、南京等地学习调研,将先进做法带回来,结合该市实际情况研究借鉴,形成了一系列包头特色。
实施流程再造。2020年12月,包头市通过借鉴青岛改革做法,采用主、辅流程并行推进的模式,对8类工程项目审批流程进行了流程再造。工程建设领域各部门通过并联办理审批业务、压缩审批时限、告知承诺办理审批事项、全面推行电子证照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由10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由100个工作日压缩至55个工作日。截至目前,包头市已按照新流程为526个项目办理了1126项审批服务业务。
完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服务。包头市对总建筑面积小于2000平方米,总层数不超过两层,无地下室的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类项目进行优化。取消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人防审批及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竣工档案验收等审批服务事项,并取消强制监理要求,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同时,对符合城乡规划或本地建筑用途管理相关规定的简易低风险项目,不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文物保护等评估评价工作。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简易低风险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控制在12个工作日内。截至目前,已有鑫鑫机动车检测站、年产6000吨绿色智能高性能新能源磁材技改扩产项目、大东街加油站服务用房3个社会投资项目按照简易低风险审批服务流程办理了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各项手续。
优化规划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审定。由市自然资源部门发起设计方案联合审查,联合审查审定阶段审批时限为9个工作日,应急、住建、人防等部门作为参与单位,通过审查平台在4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自然资源部门5个工作日内出具审定意见。实现了企业申请、自然资源部门网上审核、联合审查部门网上回复的新型审查机制。将过去分散串联审查优化为现在的线上9个工作日内集中审查,目前已成功运用于万科城三期、景晟学府二期、中冶德贤公馆等65个项目。
深化施工图审查改革。施工图审查由于占时长、难通过,成为本次改革重点。包头市针对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进行重点攻关,于2021年1月27日印发了《包头市深化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改革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施工图审查不再计入工程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企业可以分部进行施工图审查,也可采取承诺制方式提前办理施工图审查。企业只要将全部施工图报送图审机构,通过承诺制办理施工许可证,即可开展土方开挖和地基处理,但不允许进行工程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在底板施工前必须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书,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实时进行监督。目前已有富力城、万科城三期等12个项目以承诺制方式办理了施工许可证。经初步测算,此项措施为企业缩短了1-2个月的建设时间。同时,全面推进施工图审查市场化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管的意见》,现已有6家图审机构进入该市中介超市,企业可自主进行选择。
全面实现“一网通办”。目前包头市工程审批系统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深度融合,并接入“蒙速办”APP,在部门业务协同方面,工程审批系统已完成与自治区投资在线平台、自治区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系统、规划融合信息系统、施工图审查系统、中介超市等系统的对接,成功实现并联审批业务同步推送至各相关部门并联办理。
大力推行“一窗式综合受理”和“帮办代办”,提升服务水平。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把各部门单设窗口整合为“全科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中台专业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发证”的前中后台协同服务模式,企业可在任一综窗办理工程建设项目事项,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事。同时,在市政务大厅、旗县区政务大厅设立帮办代办窗口,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各部门根据办件量及事项复杂程度,选派至少1名业务骨干作为本部门代办员。在自治区公布的22项“帮您办”事项清单的基础上,又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纳入清单目录。目前,该市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事项清单为48项,并通过“内蒙古政务服务网”“蒙速办”APP移动端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
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为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审批效率,包头市全面推行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并通过工程审批系统自动关联相关电子证照,实现了工程审批系统信息共享。同时,施工许可办理取消纸质档案,利用工程审批系统归集电子档案。
运用信息化手段,精准监督。包头市纪委监委搭建了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与工程审批系统互联互通,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精准监督。创新打造现场视频作风监督、签约项目线上跟进监督、重点项目精准监督模式,真正做到精准发现问题、精准解决问题。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