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9月16日电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滋润着地区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好,则人才齐、资金聚、企业兴、产业旺,区域经济发展好。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用改革谋取新变化,用服务获得“金口碑”,探索出了一条独有的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之路。
“一揽子”改革举措全面落地
稀土高新区持续强化顶层设计,以强有力的决心和果断的执行力,将重大改革举措转化为工作实践。稀土高新区相继出台了《集中开展转作风优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工作服务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的若干措施》《优化营商环境考核细则》等多个文件,全面对标先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并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年度考评内容,推动干部竞相担当、积极作为。
目前,在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开办、政务服务等多个方面已转化实施“一揽子”改革举措。对于项目业主申报项目过程中存在困难的情况,推出帮办代办服务,工作人员全程指导项目单位填报信息。申报完成后,仅用3分钟就可以完成项目立项办理。同时创新性重塑工业类重大项目投资报建流程,将审批服务前置,实现“拿地即开工”。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设“一次办窗口”,新设企业只需取一次号,去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即可一窗领取营业执照、公章、税控盘和发票等。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系统,推动区本级19个部门520项依申请服务事项和693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依申请事项网办比率的提升,目前依申请服务事项三级网办开通率为100%,四级网办开通率为71%,其中即办事项占比69%、跑一次事项占比100%、承诺时限压缩91%。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数字彰显营商环境硬实力
数据是发展最好的证明。今年上半年,稀土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9.88亿元、同比增长18.1%。招商引资行动成绩斐然,签约项目46个,落地项目34个、落地率73%。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10.9亿元、同比增长121.3%。目前,稀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6家,占全市的53.9%。市场主体达20709户,各类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达到119家,区域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活力度持续优化。
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刻不停塑品牌,“不叫不扰,随叫随到”,从“三段式”的企业服务模式到成体系、分产业、专业化的企业服务,稀土高新区服务企业模式更加多元化,正逐步打造服务企业高新品牌。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