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重点民营企业风采录
  • 中宏网首页 >
  • 民营经济 >
  • 重点民营企业风采录 >
  • 正文

雁宝能源:以机制创新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2025-06-13 16:22:36 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以破局者的姿态,打破传统管理思维的“舒适圈”,通过深入推行内部市场化改革,实现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创效”、从“部门协作”到“市场交易”的转变,以机制创新重塑企业生命力,勾勒出效益与活力兼具的发展新图景。

  薪酬驱动  点燃全员创效引擎

  制度是改革的基石,而激活“人”这一核心要素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雁宝能源将岗位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改革作为突破口,全面构建“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实现从“人盯人”到“制度管人”的跨越,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成为企业内部的鲜明导向。

  运销公司率先探索“内部市场化+N”创新管理模式,将安全、质量、技能、贡献、降本等要素深度融入内部市场交易。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运销平台,实现内部市场运营的数字化呈现,大幅提升改革效率。在煤质检测中心试点过程中,这一模式成效显著。化验员赵亚兰在接班后发现上一班次两批煤样硫分超出预警值,她主动对煤样进行全硫复检,并及时向班长汇报。这一主动作为不仅确保了煤质化验数据的准确性,更避免了潜在的纠纷。班组随即为赵亚兰追加两批全硫测定工时,并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如今,在运销公司,工资透明公开,员工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争抢临时工作任务已成为常态。

  公司深入各部门、岗位,精准把握业务痛点,构建起“内部市场化+多绩效”工作模式。以岗位量化结算为核心,细化工作任务,梳理大量工时定额,形成以班组和员工为交易主体、工作任务为交易产品、生产工时为交易价格的运行体系,有效点燃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理念破冰  重塑企业经营思维

  雁宝能源深知,内部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将企业内部各层级单位、部门,乃至班组和员工个人转化为市场交易主体,推动员工思维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创效”转变。为此,公司确立“人人都是创效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价值导向,将“价值创造、提质创效”作为根本目标,在“管理+经营”的深度融合中重构企业运行逻辑。

  为推动这一理念落地生根,雁宝能源开展了一系列对标、调研及研讨活动,坚持系统推进改革。通过统筹全面预算管理和作业成本法,不断完善内部市场化核算结算体系,将各项指标细化到最小核算单元,确保指标到人、责任到岗,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经营管理格局,彻底打破经验依赖和路径惯性,为改革筑牢思想和制度基础。

  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结合自身生产运营特点,打造了涵盖全流程的内部市场化经营体系。该体系将各生产单位、职能部门及岗位全面纳入内部市场化主体范畴,明确各主体责、权、利,并将采煤、剥离、运输等生产环节划分为独立市场单元,实现自主核算成本、控制费用、创造效益。自推行内部市场化经营以来,煤矿各利润主体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生产流程进一步优化,剥离总量较往年同期增加230万立方米。

  机制重构  释放组织发展活力

  内部市场化改革是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大变革和流程再造,雁宝能源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通过市场联动、成本加成、市场参考等方法,将企业内部交易和服务进行价值量化,公正准确地衡量单位工序价值。

  设备维修中心在改革中积极探索,全面梳理业务关系,构建起“两横三纵”的内部市场化格局,将工时、业务量与收入紧密挂钩。以卡修车间为试点开展工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分配直接关联,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工作热情。员工绩效工资差距明显,主动工作、积极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员工张林羽感慨道:“以前都是班长盯着干、喊着干,现在我完成检修任务后,会主动利用节省下的时间找其他工作,努力增加工时数量。内部市场化有效激活了我们的内驱动力,‘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今,在设备维修中心各车间,职工主动承接更多工作任务已成为常态。

  雁宝能源的内部市场化改革,成功盘活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实现了经营模式的重大突破,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温丽娟 郭静洁)


编辑:吕丽明
审核:王明月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