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我市聚焦服务业关键领域,以政银企协同联动为纽带,创新金融服务机制,为中小微经营主体注入发展动能,在市场竞争中释放活力、激发创新。
在内蒙古孟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有序运转,药品经过制粒、压片、包装等生产工序,即将发往全国市场。这家专注蒙药中成药研发生产的小微企业,近几年虽凭产品优势打开市场,却因原材料成本上升、研发投入增加等面临资金周转难题。“药材成本上涨,研发新品需要购置智能提取设备,可账上资金连一半缺口都补不上。” 公司办公室主任于安春告诉记者。
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中国农业银行通辽分行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了解到企业需求后,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凭借企业纳税数据和专利证书,500万元的“新银易贷”仅用5个工作日就到账上了。这笔“救命钱”直接撬动了企业的升级计划,3条自动化生产线完成升级。“贷款资金到位后,为企业在药品研发投入、扩大药品生产规模、建设新的口服液生产线等方面提供了资金保障。” 于安春难掩兴奋。
针对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的痛点,中国农业银行通辽分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新推出“蒙享e贷·集群贷”“新银易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做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
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通辽分行已累计为270家民营及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93亿元,贷款余额达11.45亿元,较年初增加1.92亿元。中国农业银行科尔沁支行副行长辛峰告诉记者:“‘蒙享e贷·集群贷’贷款额度从原来的300万元提升至500万元;‘新银易贷’贷款额度最高可到1000万。线上贷款3个工作日内即可实现放款;线下贷款对于纳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清单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从受理到放款,一般不超过6个工作日。”
年初以来,我市在巩固银企对接成效、优化金融助企服务、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等领域实现多点突破,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一季度末,全市通过深化政银企对接和助企工作机制,向银行机构推介全市重点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144个、融资金额301.8亿元。驻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32.6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位居全区前列。
我市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多层次、广覆盖的专项行动,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带动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均增长20%以上。印发《通辽市金融支持提振消费工作方案》,引导银行机构联合企业商户开展加油满减、超市满减、商场、餐饮等促销费活动,银行机构投入资金168万元,带动消费金额2.5亿元,带动消费贷款同比增长9.8%。(记者 斯琴)
原标题:我市政银企携手为小微企业“贷”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