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25年度内蒙古稀土工匠学院“新质生产力训练营”在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营,吸引工匠培育对象与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参加。
本次训练营以“智启新材·创领未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升级”为主题,为期三天,由包头市总工会主办、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稀土工匠学院)协办。
据介绍,此次训练营课程以高站位、高质量和实战化为核心特点,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两大主题,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与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为学员搭建了一个提升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优质平台。在培养模式上,训练营采用小组制管理,实行全程考勤与评价机制。结营时,学员将以课题研究报告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以此检验学习成果。
理论授课环节,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任延东以“从匠心到匠魂:大国工匠的战略思维与企业文化赋能”为题,开启了训练营的首堂理论课程,为学员们带来了权威而深入的理论解读。学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低头记录关键要点,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希望通过这次训练营,帮助学员建立理念认知、强化实践技能。”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国家智能制造国家级技能大师刘志表示。
除了理论授课外,接下来学员们还将前往包钢巴润矿业矿浆管道、白云鄂博铁矿生产线、包头稀土博物馆进行实地研学,并参观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展览馆。
来自内蒙古京能巴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电力生产部的专业师冯楠表示:“我特别期待企业研学环节,通过实地观摩学习,能了解稀土及其他装备制造业在产业升级、智能化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同仁进行交流探讨。”
“北方稀土1号工程一期已投产、二期在建,现场应用了大量全球前沿的先进设备和控制系统,但怎么用好它们是大问题。此次课程中正好有关于这些新设备、新系统在生产实践中如何更好应用的内容,这对我来说特别有价值。”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二车间区域技术主管苏振龙说。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稀土工匠学院)于2024年6月在自治区总工会指导下成立,是六家参照内蒙古新质生产力工匠学院管理的单位之一,也是全国首个专注于稀土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旨在为稀土产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此次训练营作为学院成立后举办的首期封闭式培训,采用围绕5家企业工匠领军人物组建班级的模式,由每位领军人物带领10名专技职工参与,为后续工匠培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工会主席吕宏伟表示,接下来,学院将邀请5家单位工会主席和工匠面对面座谈,并为每位工匠选配教授导师、确定发展方向和课题,争取用一年左右时间帮助他们完成项目、申报大国工匠。同时,学院还将持续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对偏远企业派遣讲师团上门培训,根据职工需求定制课程,真正把讲堂设到企业里,为职工提供便利。(记者 岳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