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咨询 培训
  • 中宏网首页 >
  • 产教融合 >
  • 咨询 培训 >
  • 正文

乌审旗全链条赋能就业创业 筑牢民生幸福根基

2025-10-27 11:45:42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秋日的乌审旗,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正热烈上演。10月11日,内蒙古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的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27名专业与岗位错位的高校毕业生,将在未来12个月通过“理论+实训”系统培养,实现从课堂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这仅是乌审旗创新实施就业促进行动的一个生动切片——通过构建“1个核心引领、3项支撑夯基、4类行动赋能”的“134”工作体系,这个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正以系统性改革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矛盾,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产教融合破题,让课堂直通车间

  面对中天合创、宝丰、汇能卓正等企业加速集聚带来的“万吨产能缺百名技工”难题,乌审旗以深度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链“同频共振”,让课堂知识精准匹配产业一线需求。

  在乌审旗职业中学实训基地,“学生即学徒、教室即车间”的场景已成常态——这里的学生既是佩戴校徽的在校生,也是拥有企业见习身份的“准员工”。这一模式源自乌审旗创新的“2+2+2”订单式培养体系:学生中职2年打基础、高职2年精技能、企业2年练实操,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毕业后可直接上岗。“以前担心学的用不上,现在课程表就是企业需求清单。”首批受益者曹昊宇的感慨,道出了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效。截至目前,该模式已联合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卓正煤化工等职业学校和龙头企业,累计输送204名“即战型”技能人才。

  今年启动的“中国特色学徒制鄂尔多斯示范班”,进一步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校中厂、厂中校”,并联合开展招生宣传、学生管理、考核评价。学生经单招或统招进入学院后,同步具备企业准员工身份、享受企业补贴,真正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乌审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王莹丽介绍,他们为优秀学生每年发放3000元、2000元、1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已助力第一批100多名“订单班”学生顺利进入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学习。

  针对高校毕业生“学用两张皮”的痛点,乌审旗还推出“短平快”专业转换培训。联合职业学院开设应用化工技术、化工自动控制等课程,参训合格者可获职业资格证及1000元一次性补助;企业参与培训可享每人每月1000元补贴,吸纳合格学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后,还能获每人1000元引才补贴。2025年,乌审旗计划完成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培训、政校企“2+2+2”联合培养100人以上,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额外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技能转换培训补贴。目前,此类培训已帮助70余名毕业生成功转型。

  “134”工作法,织密就业保障网

  近年来,乌审旗以“1个核心”健全长效机制,出台就业促进行动28条、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构建旗乡村三级联动体系,推动政策与服务向基层和重点群体延伸,切实让就业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惠及群众。

  以“3项支撑”夯实就业基础。做细政策宣传,开展“就业赶集日”“社区岗位超市”等活动,政策知晓率和兑现率显著提升;深挖岗位资源,建立“四个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对接205家重点企业挖掘岗位2921个,举办招聘会26场、发布网络信息75期,汇集岗位4400多个,深化劳务协作拓宽就业渠道;升级平台载体,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19家机构入驻带动就业1440人,新建零工市场和服务站,推广“灵活就业平台”小程序,开展“直播带岗”并引入AI智能咨询系统,实现服务“指尖办、随时办、就近办”。

  用“4类行动”激活重点群体就业。实施技能培训行动,培养技能人才856人次,创业培训180人次,发放补贴55.96万元;攻坚青年就业行动,赴24所高校引才,提供岗位600余个,发放见习补贴169.49万元;做实兜底保障行动,为46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放公益岗补贴1645.05万元,以工代赈带动377名农牧民就业,发放报酬627万元,对重点群体“一对一”帮扶;深化创业赋能行动,发放担保贷款1011万元,培育“乌审技工”“牧区电商”等市级劳务品牌。创业担保贷款694万元,依托人力资源产业园提供一站式服务,

  答好民生答卷,从“稳就业”到“乐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乌审旗以扎实举措交出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乌审旗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就业答卷——全旗城镇新增就业1348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069人,帮扶186名失业人员、3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乌审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广祥表示,从“134”工作法的深入实施到“职达暖城·就在乌审”品牌的持续擦亮,乌审旗始终将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通过制度创新、服务升级和重点突破,构建起城乡统筹、服务便捷、保障有力的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煤化工产业向高端迈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绿色乌审这片热土正书写着“产业聚才、人才兴产”的新篇章,让每一位劳动者在奋斗中成就梦想、乐业安居,托举起百姓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杨潇 张小雪)

编辑:宁晋环
审核:蔡旭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