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咨询 培训
  • 中宏网首页 >
  • 产教融合 >
  • 咨询 培训 >
  • 正文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2022-09-01 14:39:51 来源:内蒙古教育发布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级示范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改革创新示范校、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和全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多年来,以“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为目标,从扶助贫困学生入学、开展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村牧区实用技能人才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乡村振兴能人培训以及校企劳务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开办涉农特色专业,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多措并举,加大乡村人才振兴及就业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共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7万余人次,积极助力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640.jpg

  精准教育扶贫,阻断代际贫困

  按照兴安盟委、行署“要切断代际传贫,对贫困户家庭初中、高中毕业生不能考入高中或大学的子女,免费进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或三年制大专学习,每人每年给予9300元补助”的政策要求,学院组织专门力量与盟直相关部门,各旗县市、乡镇(嘎查)村,扶贫办、初高中及职高学校主动对接,大力宣传自治区及兴安盟对贫困家庭的教育扶贫政策。组织招生人员调查摸底、逐户走访,将帮扶政策宣讲到全盟建档立卡户,累计招录1000多名贫困学生到学院学习一技之长,培养就业本领;组织因家庭贫困失学的往届学生成立教育帮扶班,免费辅导初中课程,免收住宿费、书杂费,帮助和鼓励学生参加中考;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立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奖学金,此外还有国家开发银行办理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和村官学费代偿等资助项目。

  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设马术专业、畜牧兽医、种养殖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对贫困生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休学创业,提供就业求职补贴帮助学生创业贷款;通过“3+3”办学模式打通中高职直通车、缩短贫困生学制年限等,有力支持贫困生就学。2016—2022年,盟委、行署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对升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给予每人万元以上的补贴,扶贫扶智出真招,阻断贫困见实效;2022年,兴安盟出台乡村人才振兴方案,鼓励高校强化涉农涉牧专业建设,加大乡村人才培养力度,学院利用扩招政策和申办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开设涉农专业,强化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培训新型职业农牧民、乡土人才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和返乡能人。  640 (1).jpg

  政校合作扶贫,强化技能培训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重点在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和产业振兴等多方面发力,助推内蒙古东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自治区扶贫办)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自2015到2022年,学院在内蒙古东部区组织开展了共计2690人参与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2016年,在兴安盟盟委、行署的支持下,学院开展了全盟范围内的家畜改良技术培训、种植技术和林果技术培训,3000人乡土科技推广人才培训;2017年开展了810人的京蒙对口帮扶协作人才培训;2018年,在内蒙古森工集团开展了6640人的林业职工脱困增收技能培训;2019年,在突泉县开展了7000人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333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20年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了473人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1670人农村乡村人才振兴培训;2021年开展乡村干部、乡土人才孵化培训2000人次;面向280名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200名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50名退役军人,分别开展乡村人才振兴、集体产业经济发展、社会适应性培训。全年共培训10151人次;2022年上半年,学院举办社会服务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共计80班次,培训人数达8560人,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积极助力人才振兴。自2015年5月至今,学院已先后举办380余期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培养培训农牧民、基层干部7.8万余人次。通过在种养殖技能孵化基地一对一、手把手的训练,培育了大批乡土技能推广人才、脱贫致富带头人和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齐晓景就是其中优秀代表,学院承担了全盟“晓景模式”乡村振兴人才的系列培训,为各旗县市培养培训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骨干人才。

  特色培训助力脱贫致富。学院根据兴安盟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农牧民提高生产技能,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2015年,全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中的甜菜种植班学员卢志强在老师的跟踪指导下,年收入达60万元;养殖培训班学员刘景贵从不懂养殖技术,零基础开始学习,到现在已经成为葛根庙镇的养殖示范户;2016年,学院举办创业致富带头人甜叶菊、甜菜种植技术培训班,通过甜叶菊、甜菜种植技术的培训、实例引导、插秧中的现场指导和与企业签订订单种植,让农民放心创业、带动周围农牧民创业致富,2021年甜叶菊种植面积约5万亩,同比去年增加67%;2018年,学院对阿尔山市4个乡镇和1个村的791名贫困人口开展京蒙对口帮扶和协作人才专项培训。根据阿尔山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培训内容,以“课堂讲解+基地实践+入户指导+技术跟踪服务”的模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送教培训,培养了一批创业有思路、行动能成功的技能人才,真正实现“技能学到手、积极创增收”的效果;2019-2022年,学院组织承接各级各类技能培训,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研成果助推乡村振兴。2015年,学院向自治区农牧业厅申请立项“兴安多羔羊”四元杂交科研项目,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已有300余名培训学员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积极参与“兴安多羔羊”的培育实验研究。学院对定点帮扶村——突泉县水泉镇龙泉村进行了多次的深入帮扶、慰问,解决实际问题,累计投资84.83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培训推广“兴安肉羊”科研项目。2018—2019年学院出资为村集体采购200只基础多羔羊母羊,目前,村集体养羊纯收益已达40多万元,为水泉村壮大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注入活力;2019—2022年,联合各旗县市着力推广“兴安多羔羊”项目。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由自治区扶贫办、乡村振兴局支持的创业致富项目培训——北虫草种植技术培训得到了全盟各旗县市政府和企业的关注。2017年,农牧系开始研究兴安盟北虫草菌种,为农牧民北虫草种植基地传经送宝,全区创业致富带头人北虫草种植技术培训班学员溪秀梅种植北虫草产品年收入达15万元左右;2018年,在学院农牧系的积极助力支持下,由企业投资的4000万元,在突泉县成立了全国最大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北虫草生产企业,年产值1500万元左右,带动了多个当地贫困户子女就业。目前,该项目已经成为全盟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专家团队支撑乡村振兴。建设和完善懂农业、爱农村牧区、爱农牧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委派13名专业技术过硬、有专业情怀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面向学院帮扶点突泉县九龙乡13个村庄,提供社会服务和技术指导。  

640 (2).jpg

  精准技能扶贫,服务企业发展

  学院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发挥内蒙古东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乡村振兴人才基地作用,为提升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企业下岗再就业人员转岗技能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为扎实推进林业转型发展,提升内蒙古森工集团广大林业职工的岗位业务能力和下岗再就业、创业能力,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岗位专业技能提升、职工转型发展能力提升、林下经济发展等方面,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培训。2019年,学院为内蒙古森工集团林区职工开展家政服务、烹饪技术、蒙古刺绣、种养殖技术、电商服务、林业旅游、健身教练等内容的转岗技能培训,共举办86期培训班,培训学员6640人,显著提升了林区职工的创业、就业技能,帮助他们重塑信心,带动林业系统转岗职工、贫困职工和家属再就业。学院在图里河林业技工学校成立了林业系统培训基地。近年来,结合高职“扩招”政策,联合内蒙古森工集团招收300名消防救援专业学员,解决了贫困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和企业消防人才短缺等问题。

  电商助农服务,实施乡村振兴

  近年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重点在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和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等多方面发力,助推内蒙古东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学院已向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兴安盟乡村振兴局申请将“内蒙古东部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更名为“内蒙古东部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将“兴安盟创业致富培训基地”更名为“兴安盟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与全盟各旗县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配合乡村振兴局、科技局、教育局、人社局、就业局、商务局等部门,实施乡村电商人才振兴培训。

  乡村振兴,培训先行。学院组织承接各级各类技能培训,为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举办了“肉牛养殖技术”和“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班,从饲养管理、人工授精和诊疗等几个方面进行培训,团队成员参与培训实践课授课。面向突泉县开展7000人次的电子商务人才专项培训,帮扶打造“品味突泉”品牌;面向科右中旗12个乡镇孵化中心的1670名村嘎查两委班子后备人员、现村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和种养殖大户,开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电子商务”送教培训;2022年上半年,承接盟乡村振兴局产业带头人培训5个班次182人、京蒙帮扶项目12个班次590人、社会人员电子商务培训班1个班次44人,为兴安盟各旗县市培养了实用技能型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电商助农,直播营销。学院打造大学生创业团队,从文化传承、技能培训、电商助农、直播推广等方面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成员囊括全盟电子商务大赛前六名和“十佳网红主播”等称号。联合盟人社局及大型企业,组织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我为兴安代言”绿色农畜产品推广活动,政校企多方强强联手,利用新媒体电商平台培养培训本土网红;以“助力乡村振兴,我为家乡代言”为主题组织多场助农直播,直播采用“高校+名企助力乡村振兴,企业家+致富带头人+村书记+媒体记者+专家领衔主播,宣传推广农畜产品、帮扶乡村”模式,各行业大咖化身“带货主播”,为兴安盟农副产品“代言”。2020年至2022年,培训总人数达到10205人次,直播活动30余场,销售农副土特产品30余万元。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发挥学院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承担服务社会责任,加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建设,使学院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为全面推进兴安盟乡村牧区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贡献力量,为兴安盟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成立了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学院将通过对农牧民、产业振兴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乡村教师等多方面的培育,为兴安盟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