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校企合作
  • 中宏网首页 >
  • 产教融合 >
  • 校企合作 >
  • 正文

产教融合织就就业经纬

2025-10-27 11:43:42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当27名高校毕业生走进煤化工企业实训基地,当“学生即学徒”的培养模式输送出204名技术骨干,乌审旗——这座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用系统性改革诠释着: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矛盾,需要以全链条思维构建就业生态体系。

  产教融合破题,让教育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在乌审旗职业中学的实训车间里,校徽与见习工牌同时闪耀的场景颇具象征意义。“2+2+2”订单式培养体系将职业教育切割为三个精准阶段:中职夯实基础、高职精进技能、企业实战淬炼,这种阶梯式培养使课堂知识与产业需求形成分子级咬合。更值得关注的是“学徒制示范班”的创新实践,校企双主体不仅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更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空间重构,让学生在真实生产场景中完成职业启蒙。

  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乌审旗推出的“短平快”培训犹如精准滴灌。应用化工技术等紧缺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直接挂钩,企业参与培训可获每人每月一千元的政策红包,这种双向激励机制既缓解了毕业生技能错配焦虑,又为企业定制化输送了新鲜血液。数据显示,这种“培训-认证-就业”的闭环模式,已帮助70余名学子完成职业赛道转换。

  三维支撑体系,织密就业保障网络。乌审旗构建的“134”工作法中,“3项支撑”如同三根支柱撑起就业穹顶。政策赶集日、社区岗位超市等创新形式,让惠民政策从文件柜走向街头巷尾;“四个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精准对接205家企业,2921个岗位如同精准投放的就业坐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汇聚19家机构,零工市场与AI智能咨询系统构成的服务矩阵,让灵活就业者也能享受“指尖上的便利”。

  在劳务协作领域,乌审旗打破地域壁垒的探索颇具启示。通过深化跨区域劳务合作,既为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又为本地劳动者开辟更广阔的就业疆域。这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策略,有效激活了就业市场的“一池春水”。

  全链赋能,从稳就业到乐就业的升华。城镇新增就业1348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069人的数据跃然纸上,背后是“4类行动”的精准发力。技能培训行动培育的856名技术工人,创业培训催生的180个市场主体,如同就业市场的源头活水。公益性岗位托底的1645万元补贴,以工代赈带动的377名农牧民增收,彰显着社会保障的温度。

  “职达暖城·就在乌审”的品牌建设,折射出就业服务的理念升级。从担保贷款发放到市级劳务品牌培育,从一站式创业服务到直播带岗创新,乌审旗正将就业服务从基础保障升维至价值实现层面。这种转变让劳动者不仅获得生存之需,更找到发展之翼。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乌审旗的就业实践给出了重要启示: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不能依靠单点突破,而需要构建教育供给、政策支持、市场调节协同发力的生态系统。当产教融合的齿轮精准咬合,当保障网络的经纬纵横交织,每个劳动者都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这正是共同富裕最生动的注脚。(杨潇)

编辑:宁晋环
审核:蔡旭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