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新疆3月22日电 3月21日,团结农场二连张玉芹的大棚传来喜讯,今年的首批羊肚菌即将上市,经过一年的漫长等待,鲜美羊肚菌终于破土而出,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细腻的口感,为食客们带来一场舌尖上的盛宴,满足味蕾的同时,也慰藉了期待已久的心。
羊肚菌试种成功 设施农业迎来新突破
走进张玉芹的大棚,一朵朵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菌盖饱满,菌柄光滑,散发着浓郁的菌香。张玉芹介绍,羊肚菌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要求极高,为此她改造了大棚的取暖设备,并严格把控每个种植环节。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羊肚菌终于迎来了2025年首次丰收,预计10天后即可采摘上市。
羊肚菌“冬种春收”的种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冬季大棚的“空闲期”,还实现了“冬闲棚”向“增收棚”的转变,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乡村振兴新路径 设施农业赋能职工增收
羊肚菌的成功种植为团结农场的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团结农场积极探索设施农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张玉芹的羊肚菌种植项目正是这一战略的生动实践。
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还为当地职工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从播种、管护到采摘,羊肚菌的整个生长周期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为团场的职工群众创造了短期工作岗位,有效促进了职工增收。
科技引领农业 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团结农场的羊肚菌种植成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从2023年开始,张玉芹就关注菌类的种植技术,通过市场考察,网上学习,发现目前羊肚菌的人工种植在塔城地区还属于空白,了解到羊肚菌种植有发展前景,经过思考,和连队“两委”成员探讨后,决定尝试种植。
张玉芹认真学习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向石河子大学老师线上线下请教,向一起种植羊肚菌的种植户学习,通过抖音平台学习全国各地的羊肚菌种植经验,并与专家和网友交流技术,不断摸索和实践,最终,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种植的羊肚菌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这种“科技+农业”的模式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还为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团结农场还积极推动农业智能化,通过温控大棚、自动化灌溉等现代化设施,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种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羊肚菌的成功试种只是团结农场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团结农场将继续以设施农业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张玉芹表示,她计划扩大羊肚菌的种植规模,并探索深加工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团结农场也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为农民提供更多增收机会。
近年来,团结农场立足资源优势,通过大棚特色种植+养殖模式,支持鼓励职工种植养殖特色农产品,形成了羊肚菌、蟠桃、樱桃、人参果、八月瓜、南美对虾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助力走出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度”。团结农场羊肚菌的成功上市,不仅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科技引领和设施农业的双重助力下,团结农场正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稳步迈进。未来,随着更多特色农业项目的落地,团结农场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第九师融媒体中心 赵倩)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