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传统能源资源大区到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从祖国边疆末梢到“一带一路”核心区、从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到新兴产业崛起之地……在广袤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正砥砺奋进、向新而行,锻造潜力无限的发展新引擎,构筑畅联欧亚的发展新优势,书写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
宏观着眼新疆,微观服务新疆,中宏网新疆深入聚焦新疆各地在经济、民生、文旅、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展现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为大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
观新疆·经济,发展的脉搏在这片土地上强劲跳动。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创新驱动的深入推进,新疆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机遇,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观新疆·民生,人民幸福是新疆发展的根本追求。一项项惠民政策如冬日暖阳,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描绘出一幅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
观新疆·文旅,融合共进的旋律在此激昂奏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壮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交相辉映,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的旅游服务相得益彰。新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观新疆·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守生态红线,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中宏网新疆3月10日电 “2024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人才(人事)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1+2+25’人才政策,强化党管人才,完善政策体系,搭建发展平台,加强服务保障,奋力描绘克拉玛依市人才奔涌汇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崭新画卷。”2月18日,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援疆干部人才科)科长刘俊说。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2024年,克拉玛依市对标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构建现代化人才治理体系。
克拉玛依市印发了《克拉玛依市关于加大人才引聚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若干措施》,从九个方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和全市“一主多元”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构建“战略人才千万支持、领军人才百万托举、青年人才十万资助、各类平台精准奖励”政策体系,推进“才聚油城”重点人才计划,遴选支持各类计划项目282个。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对人才的培养,给予工作室很大的支持力度,让我们能安心进行技术攻关,贡献自己的力量。”提起人才政策,市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工作室”领衔人于文涛感慨颇深。
C9联盟高校学生齐聚克拉玛依市开展暑期实践锻炼。(图片由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提供)
同时,全市积极构建精准化人才引聚体系。2024年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54人;市委领导带队开展校园招聘引进优秀毕业生365人;引进C9联盟和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17人;扎实推进“产才融合”,通过柔性引进19名“特聘专家”和支持9家地方企业人才引育,解决12项关键技术问题。
“克拉玛依人才政策实施有力,很快就帮我解决了家属就业和子女义务上学问题,还为我提供住房补贴,让我无后顾之忧。我将继续扎根克拉玛依,不断为克拉玛依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作为引进人才,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作的梁金强博士感受到克拉玛依对人才的诚意。
为高层次人才颁发“油城玫瑰金卡”。(图片由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提供)
从全面落实“油城玫瑰金卡”服务政策,到精心为人才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需求,再到建立市、区、街(乡镇)、社区(村)四级人才服务体系,选优配强126名人才服务专员,通过搭建立体化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此基础上,全市注重战略人才和领军人才作用发挥,不断加强各类平台建设。全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逐步形成高端人才支撑科技创新雁阵格局。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如今,自治区赋予克拉玛依市全疆高质量发展“第一梯队”的定位要求,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动力的作用越发凸显。2月12日,克拉玛依市委召开2025年第一次人才(人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持续传递出克拉玛依招才引智、加速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和创新创业创造高地的强烈信号和坚定决心。
组织高层次专家人才赴上海市学习交流。(图片由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提供)
展望未来,克拉玛依市人才服务中心综合业务部部长韩宁说:“2025年,我们将加快集聚战略人才力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面实施‘才聚油城’重点人才计划,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持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放的政策,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克拉玛依稳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 张悦 常钰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