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传统能源资源大区到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从祖国边疆末梢到“一带一路”核心区、从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到新兴产业崛起之地……在广袤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正砥砺奋进、向新而行,锻造潜力无限的发展新引擎,构筑畅联欧亚的发展新优势,书写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
宏观着眼新疆,微观服务新疆,中宏网新疆深入聚焦新疆各地在经济、民生、文旅、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展现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为大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
观新疆·经济,发展的脉搏在这片土地上强劲跳动。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创新驱动的深入推进,新疆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机遇,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观新疆·民生,人民幸福是新疆发展的根本追求。一项项惠民政策如冬日暖阳,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描绘出一幅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
观新疆·文旅,融合共进的旋律在此激昂奏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壮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交相辉映,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的旅游服务相得益彰。新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观新疆·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守生态红线,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中宏网新疆2月25日电 2024年,八师石河子市抢抓全国第三批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机遇,成为全国20个、兵团首个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的城市,获得1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该师市又配套1.07亿元资金,重点实施“1415工程”,致力于打造兵团公共就业服务新标杆。自项目实施以来,在技能人才培育激励、特色劳务品牌打造、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呈现多维度亮点,交出一份亮丽答卷。2024年师市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98.37%,示范项目牵引作用有效发挥,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实现大提升。
聚焦产业
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该师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师市“九大产业链”发展需求,以实施特色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工程为抓手,计划用项目资金的三分之一开展特色技能培训,持续扩充高技能人才“蓄水池”,以技能提升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培训模式上,立足产业发展特色,瞄准企业实际需求,构建涵盖岗前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紧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制培训、师带徒培训等各类形式的技能人才梯次培养模式,贯穿技能人才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对企业新入职职工,鼓励企业和院校开展“企校双师带徒培养”,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特别是在康养人才培养方面,创新性采取“招聘+培训+就业”的项目制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培训精准度、人岗适配度,实现技能人才与企业“双赢”。同时,加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新增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等4个新兴职业工种,填补了师市该行业培训项目的空白。
在培训体系上,依托天富学院、天业学院等优质培训资源,形成了以特色产业人才培训项目为引领、以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阵地、“工学交替”与“车间+教室”互动教学为补充的产业工人人才培养体系。
在以赛促技上,创建“竞赛比拼+晋升等级”的职业技能发展路径,首次荣获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分赛区物联网赛项优胜奖、2024年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项目职工组银奖,位居兵团“天山铝业杯”第九届职业技能竞赛团体总分榜首。
2024年,累计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537个班次,培训学员2.6万人次。其中,享受财政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次,企业新型学徒2200人次,项目制培训1979人次。组织申报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聚焦市场
加快稳就业服务载体建设
该师市人社局高效配置服务资源,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化发展,成立人力资源产业协会,探索建立了“前端招聘、中端培训、末端使用”的“1+2+N”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模式。
匠心打造石河子市民中心和兵团·石河子人力资源产业园“双区联动服务高地”,推进师市公共就业服务迈向更加便捷、高效的新阶段。在市民中心人才就业服务区、团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设立10个“小兵帮办窗口”,累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解答和帮办代办服务13.73万人次。
打造多元化创业创新平台,率先在兵团开展青年群体创业项目路演评审活动4期,评选优秀项目13个,每个项目提供5万元创业帮助金,激发青年创业动力。
为丰富就业服务形式,搭建人才和招聘企业之间人性化、多样化的供需服务平台,促进求职者与企业“双向奔赴”,打造“人才夜市”服务品牌,真正做到了以夜市“烟火气”为人才服务“聚人气”,以人才“流动力”给城市形象“添活力”。
师市人社局联合红山街道成立师市首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邀请石河子禾乐职业技能培训等机构入驻授课,该基地创新了传统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将打造覆盖街道社区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为广大居民提供更方便、更精准、更高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
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打造了军垦电力运维工、军垦大嫂2个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就业服务效果明显,得到中新网、新华网等媒体关注报道。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围绕师市“电子信息和软件技术服务产业链条”,打造兵团首家以数据标注为核心业务的人工智能数据产业基地,以“线上+线下”“实训+就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师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集群培养数字产业人才队伍。引进位来小猎、首聘(北京)科技,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产业基地和数字人才实习实训基地。
2024年,实现新增就业15110人,完成兵团下达目标任务的122.85%,城镇登记失业率2.56%,低于国家、兵团控制指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聚焦服务
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示范项目实施,着力构建“4+50+N”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满足群众多样化就业需求。
该师市人社局结合新就业群体需求,瞄准堵点、难点、关键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完善向阳、红山零工市场规范化发展,打造4个数智零工市场,做到与“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深度结合,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劳务对接,打造更加透明、高效和安全的用工环境。
从便民利企角度积极探索,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有效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到2025年底,建设不少于5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并提供新模式就业服务。
该师市人社局按照“多功能”建设、“一站式”服务要求,在甘肃、东北等高校建设7个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站,着力在加强就业服务供给与高校毕业生需求的耦合、推进智慧化就业服务平台打造等方面将就业创业服务向校园延伸,形成了师市主导产业与优秀人才“双向奔赴”良好局面。
强化数字赋能,有序搭建覆盖全域的“石城智慧就业”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智能招聘系统和智能信息监测系统,推动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加快实现无感智办、政策找人、人岗适配、精准服务,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让公共就业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下一步,该师市人社局将严格按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紧盯示范项目目标任务,不断强化进度管理、资金保障、绩效评价和宣传总结,确保2025年底前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以示范项目实绩实效赋能师市产业发展和高质量充分就业。(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宣传部 杨增强 尹倩)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