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交通动脉畅行无阻,政务服务贴心高效。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与哈密市立足区域协同发展大局,以交通路网“硬联通”和政务服务“软衔接”为关键着力点,推动兵地融合从“物理连接”迈向“化学融合”,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两地群众。
交通“硬联通”:打通融合“大动脉”
近日,顺丰速运火箭农场业务部工作人员摆祎珉驾驶车辆,穿梭在七一路,为沿途商户及居民群众逐一派送快件。
“七一路没开通的时候,我们到新民一路要从八一路绕一圈。碰上早高峰,最少得堵车半个小时。现在,方便快捷多了。”摆祎珉笑着说,路通了以后,派送效率提升了25%。
摆祎珉口中的七一路,是哈密市伊州区与火箭农场城镇区域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为推动双方协同发展,去年8月1日,该路南段全线贯通,南北走向,南起哈密市新民五路,北至火箭农场地界,全长1368米,断面宽度74米,设置了双向八车道、中央隔离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还配套建设了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七一路一隅。商凯旋 摄
火箭农场城镇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吾守尔·塔里甫说:“七一路南段建成后,整体通行效率提升了30%。我们不仅升级了智能信号灯系统,实现动态配时,还全线增设非机动车道,保障居民群众的出行安全。现在,早晚高峰拥堵时间平均缩短了15分钟,为两地居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我们还计划建设物联网、智慧路灯、智慧公交站台,进一步完善兵地交通体系。”
随着城市道路互联互通的步伐不断加快,兵地双方还建立了交通运输定期协调机制,师市22个重点交通项目同步纳入哈密市交通运输规划及哈密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预留廊道。同时,双方相继投入100余辆公交车穿梭在兵地之间,极大地方便了沿线60余万居民群众的出行。
政务“软衔接”:搭建服务“连心桥”
在交通路网不断优化的同时,兵地政务服务融合也迈出了坚实步伐。
日前,师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赴哈密市政务服务大厅参观学习,重点考察“一网通办”智能服务等创新实践。双方围绕第二批兵地联办事项新增业务、96359与12345热线工单联办机制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
师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袁正霞说:“哈密市政务服务大厅的标准化建设和数字化升级让我深受触动,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近年来,师市多次与哈密市进行沟通交流,推动202项“兵地联办”业务落地。师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兵地联办”专窗,组建“小兵帮办”团队,提供全流程领办代办服务,还联合中国邮政推出业务免费邮寄到家服务,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师市“兵地联办”业务线上线下累计办理4000余件,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兵地协同发展打造了政务服务新样板。
群众在师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资料图
师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尚海霞说:“我们将借鉴哈密市政务服务中心好的经验做法以及大厅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师市政务服务质量,让居民群众感受到更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验。”
一直以来,兵地双方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坚持以区域发展理念谋划和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双方合作交流不断深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师市发展改革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韦州说:“师市将与哈密市进一步增进交流、凝聚共识,不断创新方法、化解分歧,围绕哈密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共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推动兵地融合发展。”(十三师融媒体中心 李欣奕 商凯旋 薛彦军 李叶峰)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