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聚焦山东
  • 中宏网首页 >
  • 聚焦山东 >
  • 正文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济宁:传统文化的光彩再现

2024-12-05 16:31:14 中宏网山东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山东济宁,一座传承千年的城市,正在吸引更多目光。

这座位于我国北方的内陆城市,素有“圣贤之乡,礼仪之邦”之称。自古人杰地灵,先后被称为“圣人”的历史人物有八位,正因如此,济宁市又被称为“圣人”之乡。如今,“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更是在这里展开,带领网友感受传承千年仍绕梁不息的济州之声。

文化浸润,见证千年古城的历史印记。济宁以其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揽得“三孔”和京杭大运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下辖七县市区入选首批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两县级市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运河之都、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在华夏文明的激荡中一脉共生、多元交融。

历史长河奔流千年,运河之都的水声回响不绝。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随着2020年5月济宁港航发展集团的挂牌成立,拉开了济宁港航产业发展的序幕。内河航运千吨级轮船、万吨级船队通江达海,中欧班列直达欧洲腹地。自济宁港出发,向西全面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直达“长江经济带”,向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向北沟通“环渤海经济圈”,构建起“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通江达海”的全国性互联互通大通道。

文化滋养,积蓄着城市发展的未来力量。近年来,济宁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文物的传承与保护。拥有国家一级馆博物馆3家、国家二级博物馆10家、国家三级博物馆7家。47家企业入选2023年“山东手造·优选100”,3家非遗工坊入选山东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入选数量全省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19项,省级名录86项,市级名录283项,县级名录1494项;国家级传承人10名,省级传承人64名,市级传承人262名,县级传承人1195名。

通过文化与世界深度连接,济宁的商贸交流与文化旅游日益热络,古老的齐鲁大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济宁市组织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2500余场次,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550余万元,带动消费5700余万元。2024年1-8月份,全市重点监测的34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965.54万人次,同比增长67.02%。

“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这是宋末时期济宁就拥有的盛景。11月底,赛迪顾问发布《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济宁市上榜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2024年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院发布《2024年全国城市排名》,2024年全国70个三线城市排名中济宁市位列第九。

据统计,济宁市与分布在五个大洲的21个国家的29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高新区中日韩、兖州中欧2个国际产业园区;美国伊顿、爱科,日本小松、伊藤忠、胜代,德国巴斯夫、西门子、林德、大陆,意大利倍耐力,新加坡丰益国际及华润、光大、宁德时代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济宁……这一切都是济宁生发于传统文化的奋进力量。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济宁的资源优势,亦是济宁的历史使命。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一同探寻千年文脉里的济宁故事、中国故事,书写文化济宁的新篇章。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