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9月7日电 为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招远”城市名片,招远市以“重医德、守信用”为总基调,深入实施“信易医+信用可视化”示范工程,围绕医药机构、从业人员、病患三个方面,建立医疗信用体系运行机制,规范信用信息归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联合奖惩等标准体系,强化个体诚信意识,发挥信用正向激励及负面警示作用,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在全市营造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医药机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医药机构从业人员、病患自觉行动的良好信用氛围。
建立医疗卫生系统信用政策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性制定医疗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制定配套的制度和相关细则,建立医疗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医药机构失信守信具体行为,制定信用信息归集管理方式及具体应用场景,为信用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完善医护群体信用档案。医院根据医护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医院管理规定、履行职业信用承诺等方面情况,建立医护人员守信失信行为记录,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并定期归集医护人员信用记录情况,信用记录情况可为医护人员职称评聘、评先选优、干部选拔任用等提供有效参考,推进医疗系统信用可视化项目实施。
探索“信易”惠民便企试点工作。制定信易医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探索信用惠民应用场景,医院重点探索针对守信主体在容缺办理、免租金、减免检查费用和押金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探索实施信用承诺书制度。医药机构及从业人员均作出信用承诺,签订承诺书,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医疗机构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承诺书。实施病患信用承诺制度,对于享受优惠政策的病患群体做好信用承诺,建立失信倒查机制,失信行为列入医疗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建立医疗保障信用评估体系。坚持“标准透明、程序公平、稳妥推动”原则探索建立医疗保障信用评估体系。医疗服务信用可视化是依托全国征信平台系统,将抽象、无形的信用符号转化成看得见的信用二维码,在二维码中植入信用信息,形成独立完善的二维码标识,制作打印后进行分类张贴。使用主体通过扫描信用二维码,对医院内医护人员评价等级、设备维修管理状态、车辆使用状况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填写完成后自动上传至二维码后台管理系统,登录后台系统下载数据并建立台账,针对台账数据进行后续的管理工作。
守信受益,信用有价。“信易医”+“信用可视化”工程实施,打造医疗品牌的同时,提升了医院认知度,增加医院收益;实现了设备、车辆等集中有效管理,缓解设备压力,提升了救护车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为医院和患者之间搭建起牢固“信任的桥梁”,让信用良好的企业和群众在多领域获得便利和实惠。信易惠企便民政策已作为全市守信主体红利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截至目前,招远市优秀诚信企业评选活动企业在职员工、市道德模范、全国及招远市劳动模范等2.2万余人享受到此项政策,共为百姓节约诊疗费用近750万元,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强了行业诚信自律,保障群众的就医健康,营造了优良就医环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