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茂教育基金会主办的两场“First-Aid急救计划”活动在华茂教育博览园内顺利举行。经过一系列基础训练与严格考核,上百名名初一、高一新生成功通过技能测试,正式成为校园内合格的“第一响应人”,为校园安全注入新生力量。
这场急救培训,为华茂新生们打造了一堂兼具实用性与教育意义的“开学第一课”,它不仅让新生掌握了心肺复苏、AED使用等宝贵应急技能,更深化了对生命尊严与责任担当的认知,是华茂教育基金会持续推进校园安全与生命教育的又一扎实实践。
培训现场,讲师以心跳骤停、通宵猝死等真实案例开篇,让新生直观感受到心搏骤停“黄金4分钟”救援的紧迫性。随后,讲师又细致示范了心肺复苏(CPR)、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法、AED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流程,以及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新生们全神贯注记录要点、紧盯操作细节,为后续实操环节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进入模拟演练环节,学员们依次上场实操。在心肺复苏模拟训练中,学员们双手交叠、手臂伸直,按照讲师培训的要点,始终保持频率和力度的标准化按压。整场演练紧张有序、环环相扣,不仅有效检验了培训效果,还增强了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从一开始的害怕到现在敢于上手,感觉自己多了一份守护他人的责任。”一名新生的兴奋溢于言表。
这场培训的背后,是华茂教育基金会对生命教育的长期深耕。自2021年以来,华茂教育基金会持续推动校园急救体系建设,使急救意识与技能培养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群体,华茂教育基金会将心肺复苏(CPR)和AED使用技能融入新生军训与“开学第一课”,以沉浸式教学激发青少年对急救知识的兴趣与责任意识。四年来,已累计培训在校学生近4000名,实现“急救从孩子抓起”;针对教职工,华茂教育基金会组织开展两年一度的Heartsaver国际救护员认证培训。截至2024年,已有54名教职工获颁国际通用救护员证书,在华茂教育博览园内构建起一支专业化、常态化的校园急救骨干队伍;在硬件保障上,华茂教育基金会已累计向华茂学校捐赠8台AED设备,分布于教学楼、宿舍、体育馆等重点区域,逐步织密覆盖校园的“黄金4分钟”救援网络。
“此次培训并非一时之举,而是基金会深耕生命教育领域多年的延续与深化。通过培养一批具备急救技能的‘种子学员’,我们期待他们将所学带回家庭,辐射社区,形成点面结合的推广效应。这不仅是校园安全体系的完善,更是‘生命教育计划’战略的深入推进。”华茂教育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
未来,华茂教育基金将始终坚守“生命教育”的初心与使命,继续推进“华茂急救普及公益项目”,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华茂模式”,计划将成熟的培训体系推广至更多兄弟学校和周边社区,同时携手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为构建“全民参与、全民守护”的社会大急救体系贡献“华茂力量”。
据悉,作为一家涵盖教育、国际贸易、科技制造、房产开发、金融投资及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多元化产业集团,华茂集团自1971年创立以来,始终将教育作为立业之本、兴企之基,打造了教育博览园、教育研究园、教育产业园三大园区,希冀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贡献“华茂力量”。(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