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政府”交流活动上,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联合发布《AI CITY城市智能体前瞻研究报告》,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新时代下的AI CITY智能体应用和架构,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前瞻指引,为城市智慧化演进注入创新活力。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联合华为及领域智能体落地应用单位,共同发布《AI CITY城市智能体前瞻研究报告》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姜江、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副总裁、军团COO高级行业总监白卫肖、华为广域网络军团CEO杜志强参加发布仪式,武汉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专职副主任耿峰、鹤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赵丽洁、深圳市龙岗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强伟、贵安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叶盛勇等参编城市和优秀领域智能体实践单位代表,共同出席发布仪式。
全球城市数字化转型迈入数智化发展新阶段,AI CITY将成为未来城市数字化转型目标形态,使城市能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优化来进行深层次智能决策和预测推演,推动城市管理流程的系统性变革。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姜江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姜江表示,A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阶段,未来的城市数字化必将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相较于传统智慧城市,未来的AI CITY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升级:
现阶段各个城市都有统一的数字化政务App,未来各个城市的大部分应用将演进为统一入口的超级助理;
各个部门都在建设行业垂直应用,但是现在固定的应用无法满足动态和变化的需求,未来应用会走向领域智能体,更加的智能化;
过去的数字平台无法满足城市AI的发展和要求,为了满足AI CITY的诉求也将迈向智能中枢;
过去的管道无法支撑AI时代的大流量和立体联接的要求,城市也将建设智能、泛在、立体的联接;
城市的终端感知交互也会演变为融合、采集执行一体的智能交互。
通过城市智能体的建设,城市将陆续形成“自我感知-智能推演-精准执行-持续进化”的闭环运行机制,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提供操作系统级支撑,并为城市智慧化演进注入创新活力。
当前,政务服务、城市治理、产业招商等各类领域智能体纷纷落地,城市智能中枢支撑智能体更好的应用创新,这些都深刻改变城市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武汉市城运智能体赋能12345热线工单处理时长从10分钟缩短至0.5分钟,市民政务服务满意度提升至98%;深圳南山产业智能体自动调用300多条重点产业链、内置100多种产业算法模型,一键输出全国产业现状与趋势、南山产业链强链补链断链研判、产业招商策略等专业研究报告;深圳龙岗政务智能体百千万共创平台已实现共享211个智能体,涵盖“AI+疾控”“人资数据分析助手”等场景,服务全区2.8万名用户,累计调用4.6万次。
《AI CITY城市智能体前瞻研究报告》的发布,为城市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参考和指引。相信以人工智能为典型代表的数字技术将推动城市向AI CITY目标形态加速演进,推动城市发展能级持续跃升,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韧性保障的有机统一,全面助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助力更多美好智能城市在中国蓬勃兴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