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让每一份守护都不缺席:明亚保单托管助力家庭保障精准兑现

2025-08-28 14:25:05 来源: 日照新闻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意外来临:一个年轻经纪人的突然离去

  2025年1月,当80万元理赔款最终汇入一对失独老人的账户时,明亚保险经纪顾问小何终于松了一口气。这笔来自两个隐秘保单的赔款,见证了一个年轻生命对家人最后的守护,也揭示了中国家庭面临的一个普遍困境:超过80%的投保人从未将保单信息告知家人。

  去年12月,明亚广东分公司的保险经纪顾问小何像往常一样联系组员时,发现新人L的电话持续无法接通。通过入职档案中的紧急联系人,她联系到了L的父亲,却得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年仅30多岁的L已于一个月前在工地车祸中不幸离世。

  “他2024年2月才加入公司,对保险事业充满热情,想要通过这个行业帮助更多人。”小何回忆道,“命运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隐秘的守护:两份不为人知的保单

  在悲痛中,小何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保险从业者的L,很可能为自己购买了保险。然而当她询问家属时,得到的却是否定的回答。

  “家人完全不知道他是否购买过保险。”小何说,“父亲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哥哥则表示L一向独立,家人从不过问他的财务事宜。”

  通过明亚保险经纪内部系统查询,小何发现了令人欣慰的真相:2024年7月,L确实为自己购买了两份保单——一份保额50万元的定期寿险和一份保额30万元的意外险,年缴保费合计仅1100元左右。

  理赔之路:80万元赔款背后的波折

  理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12月2日,小何代为向保险公司报案后,定期寿险的理赔相对顺利,50万元赔款于2025年1月8日到账。

  但意外险的理赔却遇到困难:理赔专员变更、事故发生在医院外需要额外调查等问题让进程一再延迟。通过小何平均每三天一次的电话跟进,30万元意外险赔款最终得以落实。

  “如果家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保单的存在,80万元赔款可能永远无人认领。”小何说,“这让我意识到保险行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行业警示:80%的保单成为“沉默的保障”

  据行业数据显示,超过80%的投保人从未将保单信息完整告知家人,约60%的理赔需要由家属主动发起。这意味着大多数保单可能无法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保险是爱的延续,但首先需要被知晓。”明亚保险经纪相关负责人表示,“L的案例既令人心痛,也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解决方案:如何避免保障变“盲盒”

  若家人知晓投保的保险公司,即便不清楚具体险种,被保人身故后也可直接向保险公司报案,提交材料后等待审核理赔。

  若家人对保险情况一无所知,可通过以下3种方法查找:1.账单记录查询;2.微信账号检索;3.联系保险销售人员。

  一个由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站式保险服务平台,支持查询个人作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人身险、车险、投资型保险,以及团体保单,能获取保险公司、保单号码、保障期限等信息,投资型保险还可查看已缴保费。

  当80万元赔款到账时,L的父亲紧握小何的手说:“这笔钱让我们往后的日子还有盼头。”这句话道出了保险的真谛——不是冷冰冰的合同,而是跨越生死的责任与爱。

  随着我国保险深度不断提升,如何让每一份保单都能在需要时发挥作用,已成为行业和每个家庭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明亚保险经纪呼吁:别让爱成为秘密,让每一份保障都能及时兑现守护的承诺。

  TIPS

  我们也在此邀请大家使用“明亚保单托管”服务,帮大家将不同渠道的保单统一归集、智能分类,清晰呈现保障信息,并生成数字化保单档案。


编辑:沈露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