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列车巡检 效率翻倍 这位节卡机器人竟能在1小时点检万余项点?

2025-08-28 12:14:18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夜色深沉,地铁检修库内,狭窄的股道(指火车站内带编号的轨道,用于确定列车停靠的具体位置。)间,一位负责列车巡检的小同志正灵活穿梭,以1小时点检10000多项点的速度,逐点检查列车底部的螺栓、管线,将人类前辈从100min弯腰作业中解放出来,同时避免了人工点检时因视觉疲劳而存在的漏检隐患。

  这台改变华东、华南、西南等区域的地铁、动车运维模式的列车智检机器人,由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曜科技)创新打造,集灵巧身躯(小型化移动式智能底盘)、灵动眼眸(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模组、高分辨率结构光3d相机) 和强大双手(高性能节卡机械臂)为一体,精准识别车底部及侧面各类硬件异常,提高了列车运维工作的准确率和安全性,亦降低了列车全寿命周期检修综合成本。

  强强联合 合作共赢

  深耕3D机器视觉与复合机器人技术10余年,景曜科技对于合作伙伴有着严苛要求。节卡机器人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力、深刻的行业应用经验和场景Know-how实力赢得了景曜科技的青睐。

  信任背书:大客户案例所给的“稳定性验证”  

  此前,节卡机器人联合华天科技,用环岛式生产模式实现半导体封测的全自动化,验证了节卡机器人产品在高端制造中的稳定性。此次投身列车巡检,面对高频率、高要求的运维场景,节卡机器人在反复的“定位-检测-移动”动作中展现出卓越的作业能力,机械臂精准度、稳定性全程在线,高效保障列车运营安全。

  技术互补:1+1>2的手眼协同  

  景曜科技与节卡机器人的合作,同是一场技术协同创新:景曜的3D 机器视觉 + 复合机器人平台,可精准识别列车底部、侧部的螺栓松动、管线异常等细微缺陷;节卡的协作机械臂作为“灵活手”,可根据视觉指令,精准抵达检测点位,完成近距离观测、数据采集动作,让轨道交通巡检既能看得见(识别缺陷),又能做得到(精准检测)。

  此外,本次列车智检机器人支持实时采集样本图像进行故障分析,异常情况自动生成警报并传输至后台,检修人员可根据报告进行复检,大幅提高机检人修作业效果。

  方案落地:定制化开发响应 快到超出预期  

  相关项目的检修股道,相比常规的地铁* 股道更为狭小,需要适配狭小股道的机械臂动作。景曜科技人员表示,节卡机器人的定制化开发响应速度非常快,且有足够的技术能力针对客户需求快速推出适配方案。

  这款列车智检机器人,最小通过宽度仅600毫米,可直接进入检修股道,无需对现场进行土建改造。作业时,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自动避障,从列车两侧同步检测,将6编组列车 “车底+车侧” 的巡检时间从100分钟压缩至60分钟内。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列车智检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实现更复杂的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景曜科技和节卡机器人,一直以来坚持长期主义战略,注重技术积累与客户价值,也期望借着具身智能的东风,共同赋能列车检修作业,通过人机协作彻底改变列车运维生产模式,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景曜科技)是一家提供特种专业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品的公司,目前专注于将“具身智能”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在轨道交通和能源电力行业实际场景中进行应用和落地。

  景曜科技有来自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和南航的博士研究生研发团队,他们将不断迭代机器视觉算法、复合机器人平台谱系、多模态数据融合和多 AI 模型协同决策的能力赋能机器人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列车智检机器人、车体喷涂机器人、车体切割机器人、打孔机器人等产品。


编辑:沈露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