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目前已下达完毕,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份下发,届时全年3000亿元的“国补”计划将全部落实到位。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国补资金的就位,加上双十一大新购物节的到来,或将提升消费电子出货预期,由此上游显示面板行业也迎来新一轮增长动力。
催化因素持续释放,上游面板再迎强支撑
从上半年“国补”政策效果来看,包括电视、PC和手机在内的消费电子一直都是主要受益者,相关品类销售受政策拉动效果较为明显,以电视为例,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彩电市场销售额攀升至561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高端、大屏产品增长尤为明显,如100英寸彩电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达83.1%。
实际上,显示面板基本是所有消费电子产品的核心器件之一,因此国补政策在推动消费电子终端出货增长的同时,也显著利好上游显示产业。比如今年上半年,TCL科技已预告其面板业务净利润将超46亿元,同比增超70%;京东方Q1净利润已超16亿元,增速达64%——两大行业龙头利润水平持续增长,其背后多少都有“国补”的功劳。随着下半年第三、四批国补就位,相关厂商仍有望继续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轮690亿元“国补”下发的时间点也“恰到好处”:适逢国内“双11”大促的关键节点,届时“国补”“平台补”“商家补”将形成三剑合璧、推动终端消费增长的有利局面——这一点,从今年618大促的数据即可看出端倪:据奥维云网监测,今年618期间国内电视市场总销量达到398万台,同比增长9.7%;销售总额为173亿元,同比增长14.5%;同期内,中国线上零售市场笔记本电脑品类总销售量140万台,同比增长14%,总销售额105亿元,同比增长39%;另据GfK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监测数据,2025年“6·18”期间,国内手机市场零售总量达2340万台,同比增长约9%。
在上述分析人士看来,接下来的“双11”很有可能会复制618的走势。他进一步指出,历年“双11”都有两到三个月的备货周期,在今年“双11”与“国补”形成合力的预期背景下,各品类消费电子终端厂商预计将于8-10月份开始备货,这将给上游显示面板需求提供重要的支撑。
TV面板价格开始企稳,中资厂商将成增长火车头
六月底开始,以TV面板为代表的显示面板价格出现松动下调,而到目前,已有不少机构预计8月开始电视面板有望逐步止跌回稳,随着新一轮“国补”在“双11”之际如期而至,业界对于面板价格加速企稳回暖的预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TCL华星CEO赵军在上周的ChinaJoy2025展会期间表示,除了我国的“双11”之外,接下来全球重大消费市场事件还包括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以及印度的排灯节等,在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下,预计终端厂商的备货需求会推动Q3季的TV面板采购需求较Q2季有3%~4%的增长,进而推动全球TV面板价格的企稳回升。
DISCIEN(迪显)上周的监测报告认为,经历了7月的下跌之后,随着产业链条的逐步健康化,头部面板厂开始酝酿8月报涨,市场氛围开始转变,该机构预计在供需关系进一步收窄的状况下,8月TV面板价格整体有望转向平稳。
同时,集邦咨询上周的报告也预计,8月开始32英寸和43英寸TV面板价格将率先止跌,55英寸和65英寸面板价格跌幅将收窄至1美元,预计均价分别为123美元和172美元,而笔记本及显示器面板价格预计8月将继续维持不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今年TV面板市场的整体预期,结合Omdia观点来看,尽管今年大尺寸LCD面板全球出货量可能有1.9%的微幅下跌,但受持续的尺寸升级趋势推动,出货面积预计将同比增长4.9%,并且大陆面板厂商将出现4.8%的出货量增长(面积表现更佳)——这意味着中资厂商在LCD市场的地位持续强化,将成为接下来推动整个行业市场增长的火车头,尤其TCL科技、京东方两大龙头在行业内的综合盈利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