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醒目的黄色双层巴士穿梭于上海的街头巷尾,车窗里映出的不仅是鳞次栉比的楼宇,更有一群流动儿童好奇的眼眸——8月3日,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联合美团袋鼠宝贝之家共同策划了一场专为“宝藏小屋”的孩子们打造的“城市探索之旅”/“巴士环游之旅”,通过走进高校、漫步美术馆、共绘城市梦想等环节,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上海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从校园探秘到城市漫游,解锁“立体上海”
活动当天,孩子们首先抵达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开启“校园探秘”之旅。在同济志愿者带领下,在深海馆触摸海洋的神秘,在校门前聆听历史故事,与象征“勤学善思”的“三好坞”雕塑合影,感受百年学府的人文气息。
午后,双层巴士载着孩子们驶向城市深处。途中,美团副总裁毛方老师化身“城市向导”,教孩子们学说上海话、讲述跨江大桥、杨浦自来水厂、虹口初心码头、外滩建筑群的故事,让车窗外的风景变成生动的“移动课堂”。抵达西岸美术馆后,孩子们在“建造上海”特展的专属导览中,透过建筑模型与影像资料,了解上海从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变迁。
共绘十米长卷,让“流动的家”照进梦想
随后,在西岸美术馆BOX中进行的“我心中的上海”儿童工作坊,让孩子们与城市的联结变得更加具体而温暖。在深耕儿童参与式设计的建筑师黄晓晨与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主编王昀的共同引导下,孩子们围坐成圈,将自己所见的上海融入无垠的想象中。引导者们则从“第一次来上海的感受”“爸爸妈妈带我去过的温暖角落”等话题切入,帮助孩子们的想象一点点变成跃然纸上的色彩。
在创意迸发的氛围中,孩子们拿起彩笔,在10米长卷上自由挥洒:有的画下弄堂里的梧桐树,有的勾勒出未来的悬浮巴士,有的则把“宝藏小屋”的伙伴们画进了东方明珠下的草坪。建筑师从“儿童设计师”的视角给予小提示,让色彩与线条更生动地表达想法。最终,一张张独立的画作拼接成一幅完整的“上海城市画布”,每一笔都承载着流动儿童对城市的理解与期待。现场的延时摄影将记录下这一过程,后续将剪辑为公益短片,让更多人看见孩子们的城市梦想。
用陪伴织密“温暖网络”,让每个孩子都能“扎根城市”
“流动儿童群体常因生活环境的流动性,对城市缺乏深度连接。”联劝公益秘书长郑依菁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游玩’,更是一次‘扎根’的尝试——通过走进高校、美术馆,与城市对话、与梦想共鸣,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城市的一份子’。”
担任“城市向导”志愿者的美团副总裁毛方提到:“这是美团袋鼠宝贝之家的”流动美术馆“第一次来上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更多融入城市的可能,从‘看见’到‘陪伴’,爱在这里被守护,希望让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能在城市的土壤里扎根生长。”
“宝藏小屋”是联劝公益针对流动儿童开展的社区服务项目,通过课后陪伴、兴趣培养等服务,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此次城市探索之旅,正是项目“赋能成长、融入城市”理念的延伸——当孩子们的画笔与城市天际线相遇,流动的童年便有了更坚定的方向,而这座城市的温暖,也因这些绽放的笑容愈发具体。
“袋鼠宝贝公益计划”是美团联合慈善组织共同发起的,国内首个面向包括骑手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的公益帮扶计划,为其未成年子女提供健康关怀和教育支持,助力家庭韧性提升,共建社会支持网络。美团袋鼠宝贝之家作为公益计划的一部分,重点为新就业群体家庭提供社区教育服务,提供有质量陪伴,支持儿童全面发展,促进城市融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