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已在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每年导致约100万例感染。
基孔肯雅热主要以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和埃及伊蚊为传播媒介。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蚊子偏爱在城市积水容器中繁殖,夏季高温多雨时活动频繁,这也是广东等南方地区易发生疫情的原因。
基孔肯雅热患者典型的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和皮疹,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潜伏期一般是1至12天,通常是3至7天。被叮咬人群中约20%至30%会发病,多数人症状轻且可自愈。
基孔肯雅热防范提醒
预防基孔肯雅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防蚊灭蚊,消除或破坏蚊虫孳生地,减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
尽管目前病例为轻症,但专家特别警示,新生儿、老人、慢病患者等三类人群仍需高度警惕重症风险。
对于新生儿,若母亲分娩时处于病毒血症期,病毒可通过产道传播,感染后易出现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感染后易引发病毒性关节炎、肺炎;
对于慢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延迟,加重关节病变风险。
能多洁蚊虫防制贴士
室外
清积水:
清除室外任何容器内的积水如篷布、轮胎、工地、瓶罐,景观灯等凹陷处积水。
清除室外排水沟的落叶及积水,包括植物叶腋的积水。
尽快处置闲置在室外的任何容器、设施、建筑材料等。
检查垃圾房及停车库确保没有积水。
检查屋顶檐槽,确保排水通畅。
堵死角:
注意地面窨井、污水井等完全盖上,并填平树洞、竹洞,轮胎打孔或遮盖防积水。
个人防护:
当白天在绿化中或夜晚在室外等户外环境活动时,可穿长衣,长裤及浅色的衣服,同时亦可涂抹防蚊驱避剂,可减少蚊子的叮咬。
室内
清积水:
清除空调冷凝水,收集盘内积水或把冷凝水排到下水道。
翻盆倒罐,清除花盆托盘、饮水机、桶罐等积水容器。
勤换水:
每两天更换花瓶里的水或清除花盆托盘的水;彻底洗刷花瓶内部及绿植根茎或花盆托盘以清除虫卵。
堵死角:
当您放假或长期不用时:把装有水的容器倒置存放在干燥的地方或盖好盖子,盖好排水口和马桶桶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