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中国与意大利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领域合作迎来里程碑式突破。7月,由中硼医疗首席科学家、国际BNCT学会执委刘渊豪教授主导的"2025中意BNCT合作月"成功举办,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密集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不仅巩固了中意两国在尖端医疗技术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更推动中国自主研发的BNCT技术体系首次实现规模化国际输出。
双向奔赴: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深度协同
合作月以"双主场"形式展开精彩篇章:
一、意大利站
7月上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率先迎来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INFN)专家团的专题授课。随后刘渊豪教授率中方代表团赴意,在帕维亚大学与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召开关键技术研讨会,并联合东皮埃蒙特大学(UPO)成功举办"先进BNCT技术论坛"。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药科大学袁振伟教授所做的报告引起了参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与热烈讨论,同时意大利国家强子治疗中心(CNAO)等顶级机构的临床专家对中国带来的BNCT解决方案与临床方案表达出强烈需求。
二、中国站
7月下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型BNCT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聚焦创新技术研发;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则上演重头戏 ——作为中国唯一开展临床试验与研究的BNCT中心,其开展的肿瘤治疗案例获得意方高度评价,为欧盟首个公共经费支持的BNCT临床项目ANTHEM提供了重要技术参照。
五大突破性成果落地
本次活动实现从技术交流到制度性合作的升级:
1:中意两国科技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作项目年度目标超额完成。
2:中意双边参与单位共同推动国际BNCT临床转化联盟成立,并于南京设立永久秘书处。
3:中欧BNCT联盟筹建启动,首届会议将于中国举办。
4:基于与坎帕尼亚大学及INFN签署的合作协议,中硼医疗与厦门弘爱医院将提供ANTHEM项目临床培训支持。
5:建立“南京-厦门-帕维亚"联合实验平台,依托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与帕维亚大学LENA反应堆开展相关BNCT临床转化研究。
技术出海背后的中国创新力量
回溯中意BNCT合作史,从2014年初步接触到如今组建中意联盟,中国创新主体展现出惊人成长速度。以中硼医疗为核心的产学研用联合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厦门弘爱医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已构建起包含加速器、硼药、治疗系统的完整技术链。特别是在本次合作中,中国首次实现:“中国首个"医院级"紧凑型加速器BNCT技术输出、建立可复制的临床治疗标准化流程(SOP)与临床培训、建立国际BNCT临床转化平台与评价标准。”
中硼医疗董事长表示:"这不仅是技术认可,更是中国高端医疗装备从'跟跑'到'领跑'的转折点。”随着合作延伸至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国,我国也正以BNCT为支点,重塑全球BNCT技术格局。
在中欧科技合作的新纪元,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中子之舞",正在为癌症治疗史书写属于东方的创新注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