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陡峭的山脊上,中国联通遵义分公司的网络工程师们紧握着安全绳,顶着山风将基站设备固定在钢架上。远处山峰的云雾间,另一队人员踩着泥泞的山路,肩扛光缆向密林深处进发。今年以来,在遵义市汇川区的群山之间反复上演着这样的场景。
汇川区泗渡镇海拔1300米的凉风垭,曾是手机信号的“隔离区”。村民们为打一通电话,常常需要徒步半小时爬上山顶。为打破信号困局,工程团队背负三十多斤重的勘测设备,在荆棘丛生的陡坡上艰难开路。他们白天顶着烈日调试信号参数,夜晚蜷缩在临时工棚优化设计方案,目标是在凉风垭及周边区域建设更多基站,扩大信号覆盖。
同样面临通信挑战的还有山盆镇。位于遵义西北部的山盆镇,地处大娄山脉腹地,主峰仙人山海拔达1849.3米,是全市最高点。然而,复杂的地形和频发的暴雨给网络建设带来了严峻考验。一次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掩埋了施工道路,工程师们便利用绳索将设备悬吊过悬崖,硬生生在绝壁上竖起通信铁塔。当信号穿透仙人山的云雾,村民王大姐激动地拨通视频电话:“妈!我在家里就能看见你了!”
“如今,通信塔的银灰色钢架已融入汇川区的青山梯田与村落,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地标。”从昔日“打电话靠吼”到现在“直播带货忙”,通信网络的深刻变革正重塑着山区的生活图景。一条条无形的数字纽带,将大山深处的丰富物产与山外广阔市场紧密相连。
遵义联通以行动攻坚克难。今年以来,公司累计在信号薄弱乡镇建设网络优化基站30个,铺设光缆超63公里,推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数字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再难也要把宽带精品网络建设起来!”遵义联通网络工程师们自信地说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