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南京工程学院“根正苗红”小分队成员们走进海安博物馆,沉浸式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拓印技艺体验活动。
在馆内专业主讲仲老师的细致讲解与示范下,大学生志愿者们与当地的青少年们共同开启了对这一古老技艺的探索之旅。活动伊始,仲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承载着历史印记的拓印工具:大小各异的拓包、纹理独特的棕刷、吸水性强的宣纸……队员们认真聆听,目光专注,轻轻抚过这些工具,感受着穿越时光而来的技艺触感。
随后,实践环节正式展开。从将宣纸平整覆盖于石刻表面,到小心翼翼地喷水湿润纸张,再到用棕刷均匀敲打使纸张紧贴纹路,直至最后手持拓包蘸取墨汁,在纸面上富有节奏地轻轻扑打——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耐心与专注。队员们屏息凝神,与青少年们搭档协作,在一次次轻柔的捶拓与上墨中,石刻上的图案或文字逐渐在宣纸上清晰地显现出来。看着亲手制作的拓片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大家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和喜悦。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授,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浸润。通过“手把手”的活态传承,队员们和青少年们不仅增进了对拓印这项中华文明瑰宝的理解,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其承载的厚重历史底蕴。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完成作品时发亮的眼睛,一颗颗热爱民族文化的种子已然悄然播下。
作为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技艺是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此类沉浸式体验活动,正是高校学子与文博机构携手,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青年志愿者们正以实际行动,引导年轻一代自觉成为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让这份珍贵的非遗技艺在历史与当下的紧密联结中,焕发新的生机,代代相传。(“根正苗红”小分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