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全民反诈在行动 “数盾计划”联合重庆市反诈骗中心又有新动作

2025-07-17 17:10:00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诈骗手段越来越复杂,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反诈形势越来越严峻。金融反诈是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的民生工程,是维护金融稳定与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只有政企协同、技术赋能、全民参与,才能构建起立体化反诈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各地政企协同筑牢反诈防线成果显著,通过技术联防、源头管控、宣传教育及警企联动等举措,在案件压降、窝点打击、资金拦截和群众意识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形成“技术+机制+全民参与”的立体化反诈格局。

  政企协同反诈成果凸显 全民反诈在行动

  政企协同筑牢反诈防线离不开各地政府的努力,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行动。

  重庆市以数字重庆建设为依托,聚焦科技赋能场景化、协同治理集成化、服务群众便捷化,大力推进反诈数字化改革,创新构建多部门数据共享、多层级业务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反诈新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多措并举下,重庆的反诈工作成效明显。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重庆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损失金额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共打击涉诈犯罪嫌疑人2.5万人,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2336万人次,为群众追赃挽损12亿元。

  金融科技企业也在借助科技力量,助力全民财产安全守护。以数禾科技为例,以“数盾计划”为核心载体,在政企协同联合反诈方面也走在前沿。2024年以来,通过短视频、漫画、图文科普等线上形式,以及手册分发、现场宣导等线下活动,覆盖超1500个线下点位;联合90个政务权威阵地、500次政企协作发布,推动反诈知识转化为社会共识。

  近日,数禾科技与重庆市反诈骗中心深度联动,通过“数盾计划”定制推出反诈科普趣味海报,依托分众电梯线上媒体投放,在重庆主城区开展为期两周的密集宣传。本次联动旨在强化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筑牢全民反诈防线,切实守护群众财产安全,共建安全和谐社会环境。

  据了解,该系列海报精准聚焦当前五大高发电信诈骗场景 —— 网恋交友陷阱、同城邀约骗局、冒充客服欺诈、中奖快递套路、刷单兼职圈套,针对性极强。宣传精准覆盖重庆多处住宅区、写字楼等高人流场景,在超 1200 个电梯广告位形成 “每日高频触达” 网络,预计触达人次超 150 万,实现 “上下班途中必看、居家出行可见” 的沉浸式反诈教育效果。

  多措并举 数盾计划持续高歌

  数禾科技在 2024 年推出“数盾计划”,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与传播手段,强化金融安全教育,让金融知识深入人心,自此开启了一场多方联动的金融安全保卫战。随着“数盾计划”陆续走进重庆、福州,标志着数禾科技与省、市、区、县乃至街道各级监管机构的深度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公安、反诈中心、金融办、网信办、派出所等多部门积极参与,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合力,为金融安全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数禾科技“数盾计划”的持续高歌,不仅体现在宣传层面的广泛覆盖,更在于其背后强大的科技支撑。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数禾科技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反诈技术体系。通过对海量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够精准识别潜在的诈骗风险,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可疑通话等行为模式,为警方提供关键线索,助力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数盾计划”的成功实施,更离不开政企之间的高效联动和机制创新。数禾科技与重庆市反诈骗中心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不断加强双方在反诈工作中的协同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同时,数禾科技还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反诈专项行动,与多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反诈工作格局。数禾科技还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反诈举报工作,对提供有效线索的群众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诈工作的良好局面。据统计,自“数盾计划”实施以来,数禾科技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数千条,为警方破获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盾计划”的成功实践,为政企协同反诈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未来,数禾科技将继续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不断完善反诈技术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数盾计划”向纵深发展。政企协同筑牢反诈防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数盾计划”将持续高歌猛进,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共建安全和谐社会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徐霞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