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大禹节水:破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难题,扛牢粮食安全重担

2025-07-17 15:46:18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我们端稳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核心举措。

  当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超过10亿亩。然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规划不能精准落地、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建后管护不到位、工程效益不能长久发挥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破局?大禹节水,以科技与责任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

  全链贯通,破解“九龙治水”痼疾

  长期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普遍采用小标段实施的碎片化模式,叠加准入门槛低、标段间衔接不畅、部门间规划脱节与建设标准不一等弊端,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面对这一难题,大禹节水依托突出的全产业链能力,因地制宜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从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到中期的施工建设、再到后期的运营管护,大禹节水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同时,凭借整区域推进能力,有效破解分头实施、分段管理问题,保障工程系统性和质量可靠。这种全链条贯通的服务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模式中各环节脱节、责任分散的“九龙治水”问题,确保规划能够精准落地、建设能够系统推进、效益能够长久持续。

  长效运营,根治管护缺位痛点

  高标准农田发挥长久效益,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建轻管”现象依然突出,管护机制缺失,管护资金缺乏保障,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管理不规范、先进设施得不到合理利用和及时维护,极大降低了农田的整体效能。

  针对这一痛点,大禹节水将“长效运营”理念置于核心,创新采用“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模式,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该模式通过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补足工程项目建后运维短板,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奠定基础,实现节水、减排、少肥,农业提质增效,农户增产增收。同时,公司在项目地配置专业化运营团队,构建智慧化管护平台,以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源参与,在有效解决农田基础设施建后管护难题的同时,保障了后续管护资金的长期稳定投入,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科技赋能,智绘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为满足农田智慧化管理的迫切需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亟须打造一批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通过深度融合这些前沿技术,实现对农田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最终达到节水增产、绿色可持续的目标,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和示范引领。

  大禹节水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多年来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在智能灌溉装备、数字农业技术、新材料应用等领域构筑了显著优势,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公司主持的“精量滴灌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发的“滴灌成套装备”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

  这些节水灌溉技术与智能灌溉、物联网监测、数字化管理相结合,构建了“科技+农业”的灌溉解决方案,在全国各地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河南鹿邑,大禹节水实施了22.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以EPC+O模式打造了1万亩的智慧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在示范区,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四情监测,为农田灌溉和病虫害防控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了高效节水灌溉管理云平台,实现了整个农田的信息化管理。项目建成后,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75提高到0.85,年省工效益1202.67万元,年总效益7697.98万元,解决了农田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为鹿邑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天津武清,大禹节水实施了大碱厂镇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该项目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和气象数据,通过物联网和智能算法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时,示范区搭建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整合灌溉、施肥、植保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全程智慧化监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成果丰硕,打造“大禹解决方案”

  深厚实践是大禹节水能力的试金石与放大器。目前,大禹节水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含高效节水)项目近700个,建设面积达1200余万亩,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到20%,得到了政府和用户的广泛认可。

  公司在东北区实施了“辽宁省昌图县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黄淮海区实施了“河南省鹿邑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在长江中下游区实施了“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东南区实施了“福建省浦城县官路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西南区实施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西北区实施了“新疆沙雅渭干河灌区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等。这些项目在粮食增产、农业节水、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管护可持续、抗灾减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大禹方案”优秀范本。

  沃野千里,关乎国运;粮安天下,重任在肩。大禹节水以全链贯通的服务模式、长效运营的创新机制、行业领先的科技实力、遍布全国的实践典范,生动诠释了企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使命担当。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上,大禹节水将继续深耕不辍,以智慧和汗水浇灌希望田野,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筑牢“大国粮仓”根基贡献坚实力量。


编辑:徐霞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