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九旬仁医陈民佶:一甲子坚守诊堂 廿万人次写就大医精诚

2025-07-17 15:30:12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浙江龙港中医院古朴典雅的中医堂内,每周一、六清晨,总有一位银发老者端坐诊台。90岁高龄的陈民佶医师凝神静气,指尖轻搭患者腕脉,六十载光阴如一日,累计接诊逾20万人次。这位从风云观测者转型的江南垟名医,用毕生坚守诠释着“大医精诚”的真谛。

  半路出家成大医:从观云测雨到望闻问切

  陈民佶的人生轨迹充满传奇。1956年毕业于中央气象局北京气象学校后,他投身广东气象事业十年,是单位的优秀骨干,曾担任博贺海洋气象站站长。后因时代变迁与家庭原因,这位而立之年的气象才俊回到故乡。在父亲(钱库当地老中医)的影响下,他毅然放弃稳定工作,拜入晚清名医黄子宣门下潜心学医,更赴京系统进修三年。一部《黄帝内经》、一本《伤寒杂病论》,被他研读得滚瓜烂熟。

  “气象观测需见微知著,中医诊疗讲究四诊合参,两者异曲同工。”陈老常笑谈转行心得。正是这份跨界的独特视角,赋予他在疑难杂症调理上的独到见解,尤擅以“简、便、验、廉”的经方为患者解除沉疴。

  九旬“杏林青松”:科技为用 仁心为本

  走进诊室,陈老的操作常令年轻医护惊叹:无需老花镜,他能在笔记本电脑上流畅书写电子病历、开具处方,速度不输年轻人。“科技要为我所用嘛!”这位与时俱进的“90后”每周雷打不动坐诊两天,问诊细致入微,常精确至时辰:“您这不适是辰时(早7-9点)重些,还是酉时(晚5-7点)明显?”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的医德。陈老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提前半小时到岗。“患者忍着病痛候诊,医生岂有迟到的道理?”遇到经济拮据的病患,他总在处方笺角落悄悄画个圆圈,示意药房酌情减免费用。这份无声的体贴,温暖了无数求医者。

  三代人的“健康守护者”

  在龙港、苍南及周边地区(俗称江南垟),陈老的诊室承载着几代人的健康记忆。市民李女士展示一本泛黄的病历,上面工整记录着跨越32年的处方:“这本子记着我家三代人找陈医师看病的方子。瞧,这纸都黄了,当年治我小儿厌食症的方子,如今孙子胃口不好时照着调,依然见效。”

  年轻医生最佩服陈老“化平凡为神奇”的组方能力——常以紫苏叶、陈皮等寻常几味平价药材,巧妙配伍,药到病除。“好医生开方,要像巧妇持炊,”他这样解释,“白菜豆腐也能烹出美味珍馐。”

  中医传承的“活典籍”*

  作为浙南地区德高望重的老中医,陈老带徒育人自成体系:入门弟子需先抄方三年,期间必熟背《药性赋》等经典,夯实根基。如今,他的儿孙辈已成长为地级市医院的领导和业务骨干,杏林薪火相传。

  龙港中医院正系统整理陈老积累六十载的“临床医案宝库”,尤其聚焦那些“三剂见效”的经典案例。董事长尤良俊表示:“陈老用毕生实践证明,中医绝非‘慢郎中’,精髓在于辨证精准、用药如兵。”

  “世纪医者”的光与热

  当患者拍下陈老佝偻着背、全神贯注为孩童把脉的照片发至网络,瞬间引发如潮敬意。网友纷纷留言:“90岁仍坐诊一线,这才是真正的‘国宝级顶流’!”“仁心仁术,泽被苍生!”面对赞誉,老人只是淡然摆手:“医生就像路灯,亮着是本分,给人照个路罢了。”

  窗外,紫薇花年复一年盛开。诊室内,陈民佶的目光依然如炬。那方被岁月磨得发亮的脉枕,无声诉说着六十年来流淌在他指尖上的仁心仁术,以及一位世纪医者对生命的永恒敬畏。(陈振旭)


编辑:徐霞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