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高途罗斌受邀出席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深度解读AI战略

2025-07-08 16:17:45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5年7月2日至5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汇聚全球政府代表、企业高管及学术机构,共议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提升民生福祉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高途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罗斌受邀出席大会,并于7月4日在“数字原生大会暨企业全球化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深度解读“All with AI, Always AI”战略,聚焦教育视角下的企业与AI共生的机遇与挑战。

  图1:高途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罗斌受邀出席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原生大会暨企业全球化论坛”并发表演讲

  罗斌在论坛上指出,教育行业正面临五大不可忽视的变量:经济转型影响着用户的消费决策与购买决策倾向;人口结构变化意味着低幼人群的快速减少;社会逐渐呈现多元化,用户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从单一学业成绩逐步扩展为人格塑造与身心健康并行;政策合规是全行业需要持续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最后,AI技术革命对行业的未来发展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

  图2:罗斌认为教育行业在大变局时代下面临五大核心变量

  面对时代变局,罗斌深入剖析了教育领域的三大机会与挑战,并结合当下高途在面对AI浪潮时的模式改变为未来教育行业发展路径提供新参考。

  一、提供产品解决方案

  首先,教育行业需提升产品解决方案的供给能力。如今行业的授课模式大多数仍然较为传统,教师单方面的内容传授仍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但当下用户购买教育产品本质上追求的结果是“变化”,包括认知变化、技能变化以及最看重的结果变化等。

  罗斌认为未来的教学产品会呈现混合式、复合式的形态。为了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教育产品更需要帮助学生从最根本的动力层、习惯层出发,收获更好的学习体验、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现有单一的教育产品,单纯追求好老师、好课程和好工具本身的现状,无法满足用户的深层需求。对此,高途在整个督学和辅助体系上投入更多精力,帮助用户在课堂外找到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

  图3:罗斌认为从底层的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和学习体验出发才能收获更好的学习体验、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二、迭代科技调用模式

  其次,教育企业需加快完善科技调用模式的迭代升级。在教育场景下,从技术层面到产品层面,再到教育场景下,用户对AI的深度接纳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教育企业需要更多从输入与输出两个层面思考问题,分阶段落地AI能力的调用模式。

  罗斌认为,技术能力的调用模式或者调用能力本身比技术更重要。借鉴从人控AI、人机协同到智能辅助驾驶的演进逻辑,AI的能力要和人的能力进行结合。为构建更专业的学习解决方案,高途的答案是思考如何将AI和业务流程相结合,开展AI智能体驱动的企业组织变革,让学习有趣更高效。

  三、用“爱”培养下一代综合型人才

  最后,教育从业者需要用“爱”培养下一代人才。高途认为,面向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内驱力、有韧性的抗挫折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因此,高途始终秉持“点燃兴趣+培养习惯+塑造人格”的“爱次方”教育理念,培养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这不仅是爱的次方,更是人工智能助力的“AI次方”。AI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催化剂”角色,是培养面向未来人才不可或缺的存在。

  图4:高途教育科技集团教育理念:“点燃兴趣+培养习惯+塑造人格”的“爱次方”

  作为将科技根植于DNA的教育科技企业,高途于2025年提出“All with AI, Always AI(AI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战略。基于此战略,高途将原有的“双师模式”全面升级为“名师主讲+辅导老师+AI伴学”的“三师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围绕用户、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量体裁衣打造课程及教学产品。在未来,高途希望充分发挥AI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大优势和效能,将其有效应用于企业的内部运营,同时运用AI提升面向客户的整体服务流程和体验。

  图5:高途全新AI战略:All with AI, Always AI(AI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罗斌表示,过往行业更多解决的是整个供给侧的问题,比如追求单一好老师、好课程和教学方法等。而从当下看未来,我们更需要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解决更深层的教育本质问题。面对技术革命浪潮,高途将围绕教育本质探索自身发展新方向,赋能学习者获得真实有效的成长体验。


编辑:沈露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