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对行业未来竞争态势作出深刻研判。他强调,随着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出,汽车市场将迎来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同台竞技的全新阶段。面对这一重大市场转折点,李瑞峰着重指出,唯有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实力,才能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近期,电池新国标与智能驾驶监管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行业竞争逐渐回归理性。新国标将电动车电池安全标准从“碰撞后5分钟不起火”提升至“碰撞后不起火”,而工信部对过度宣传辅助驾驶行为的约束,进一步推动车企聚焦产品本质。李瑞峰指出,这些政策变化将加速淘汰缺乏技术储备的车企,行业竞争正式进入“安全与品质”主导的新阶段。
李瑞峰在分析行业竞争格局时指出,2025年合资品牌将加速新能源转型,通过插混和纯电产品弥补市场空白。对此,长城汽车依托"全动力、全场景、全球化"战略打造技术壁垒:一方面在上海车展推出突破性的4.0T V8发动机,打破外资技术垄断;另一方面通过Hi4电四驱技术体系实现乘用车到商用车的全场景覆盖,构建独特竞争优势。针对业内热议的增程技术路线,李瑞峰态度鲜明:"Hi4技术在性能与成本方面更具竞争力,长城坚持走自己的技术路线。"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长城汽车坚持追求"有质量的市占率"这一差异化发展路径。李瑞峰以哈弗猛龙为例,指出该车型凭借产品力实现口碑发酵,2024年销量稳步攀升,验证了长期主义产品策略的市场价值。在营销创新方面,长城构建了直营体系与全面TO C战略,包括魏建军在内的高管团队直接参与用户对话,推动研发与市场的深度协同。与此同时,长城积极拓展全球化布局,2024年海外销量达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其"生态出海"模式在俄罗斯、中东等重点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
面对后补贴时代的行业变局,李瑞峰强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政策驱动’向‘技术驱动’的根本转变,唯有扎实的技术积淀与全球化视野,才能赢得长期竞争。”长城汽车以“全动力、全场景”技术矩阵应对多元化需求,以“生态出海”打开增长空间,更以用户直连重塑产业逻辑。在行业加速洗牌的背景下,长城正通过技术长跑证明:真正的市场竞争力,从来不是靠短期红利,而是源于对安全、品质与创新的持续投入。这场围绕核心技术的深层次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