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疾病领域,70%冠心病患者面临隐匿危机-非阻塞型缺血(INOCA),其中41%患者面临的微循环障碍,成为冠心病精准诊疗看不见的战场。临床术者需通过测量冠脉微循环阻力水平,在术前明确微循环缺血原因、在术后评估预后风险及手术效果。然而,现有技术或测量复杂,或测量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不足,亟需更稳定高效的创新解决方案。
2025年6月27日,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芯”)自主创新研发的新一代TruePhysio X无线压力微导管正式获批国家药监局(NMPA) 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作为首个国产全冠脉功能学一体化评价解决方案,既具有冠脉心外膜血管功能评估指标(FFR/cRR),又通过创新的多传感器自适应双点流速融合技术,实现更稳定可靠的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测量,为冠心病精准诊疗提供“导航级”工具。
四大创新突破:重新定义功能学测量标准
创新突破1:无线设计
无线自由操控,摒弃冗长线缆,自由、简单、灵活,术中无阻碍,同时降低对机器距离的依赖,为医生带来手术流畅度、手术视野双升级。
创新突破2:自适应双点流速融合
超越进口,北芯首创多传感器multisensor-iMR(m-iMR)技术,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高效且稳定的iMR测量,且可重复性和成功率高,能够显著提升操作效率。
创新突破3:智能动态补偿
以m-iMR双温度曲线校正补偿技术,实时校正心脏搏动干扰,数据波动率下降40%,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数值均衡,为临床术者提供可信赖的测量结果。
创新突破4:快速交换
能够兼容任意0.014''工作导丝,依托导丝轨道进退自如,突破多支/分叉/弥漫串联性病变,快速上手,新手友好。
临床表现:测量更稳定,效率提升33%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北芯m-iMR展现稳定性优势:测量结果稳定所需注射生理盐水次数相比同类产品减少33%,测量稳定性更高,可节省手术时间,术者经过几次试用后便能完全独立操作。
临床指南与专家共识:越来越重视微循环测量
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微循环功能的评估正日益受到重视。国内专家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数据形成共识,明确指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微循环测量十分必要,这有助于更精准地明确微循环缺血原因、制定手术方案以及评估预后效果。
而在国际层面,《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将微循环测量的推荐等级从IIa提升到I,意味着强烈支持该措施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以国产创新,解微循环之困
TruePhysio X无线压力微导管作为北芯智能化精准PCI解决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凭借其无线设计、自适应双点流速融合、智能动态补偿及快速交换四大技术创新,为微循环疾病诊疗提供中国智造的解决方案,推动冠心病精准诊疗标准化发展。展望未来,期待这一行业领先智能化精准PCI创新利器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走进更多导管室,赋能医疗专业人士,助力临床改善全球冠心病患者生命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