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指导、象雄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唐卡之源——象雄唐卡艺术展”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环宇国际大厦正式开幕。这是象雄唐卡首次走出雪域高原进行集中化、规模化的展出交流活动。
唐卡艺术作为藏族文化“百科全书”,其源头可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古象雄文明。唐卡最早以“唐各”之名出现,是象雄僧侣为传教创制的便携布画,是唐卡艺术最古老的表现形式,也是藏族原生艺术的“活化石”,至今藏地部分地区仍以“唐各”发音代指唐卡。孜珠山作为外象雄中心,保留了古象雄时期工巧明学科的完整体系,此次展出的数十幅象雄唐卡作品,是依照孜珠山古老文化传承绘制,表现形式之丰富,展品之珍贵无不体现了象雄文明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哲学内涵。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程庆民在致辞中指出,通过唐卡这一载体,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他强调,象雄唐卡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汉藏艺术交融史的图像史诗,为当代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支撑。
象雄文化专业委员会总指导丁真俄色表示此次唐卡展通过丝绢与矿彩的交融,将象雄文明的古老智慧转化为解码青藏高原早期文明的密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象雄文明的文化内涵,使唐卡成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鲜活见证”。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象雄文化专业委员会作为传播传承象雄文化的专业机构,旨在保护性发掘和拓展古象雄大藏经的汉译工程及《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的成果实施。通过象雄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度挖掘,赓续中华文脉,破解藏族在国内、藏学在国外的堪忧现状,彰显中国文化主权及文化安全。
此次象雄唐卡艺术展是《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课题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是对古象雄文化遗产进行重新发现,以保护与利用并重、课题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的方式,深度挖掘和梳理古象雄古籍的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明对话的契机。通过此次象雄唐卡艺实践证明,青藏高原的雪域文明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已在文化的血脉中紧紧相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