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承办的“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潘国忠教授在会上解读了《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后简称《专家共识》)。他指出,该《专家共识》在2024心血管健康大会上发布,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指导芪苈强心在心衰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以期减轻我国心衰疾病负担。
潘国忠教授在会上解读《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潘国忠教授表示,中国慢性心衰人群高达1370万,即使接受指南指导下的最佳药物治疗(GDMT),其5年死亡率仍高达50%。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心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脉络学说指导研制的创新中药芪苈强心上市20年,系列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芪苈强心符合“全方位整体”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 提供慢性心衰治疗中国方案。尤其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牵头开展的“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3110例”(QUEST研究),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标准化治疗显著降低慢性心衰死亡风险17%和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24%,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产生重大国际影响。
基于大量的循证研究证据,《专家共识》遵循国际标准(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推荐标准及证据质量评价标准),由全国25省79位心血管领域专家共同讨论编撰而成。
芪苈强心全网共检索出研究论文4000余篇,《专家共识》纳入高质量临床研究25篇、机制研究65篇。基于芪苈强心独特的组方特点、“全方位整体”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安全有效的循证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专家共识》对芪苈强心的临床应用给予推荐。
“芪苈强心安全性良好,可长期使用。”潘国忠教授指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建议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衰再入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对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建议加用或者单独使用芪苈强心,可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该共识对此给予了最高级别推荐(Ⅰ,A)。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曾评价:“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的发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QUEST研究结果,芪苈强心胶囊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7%和心衰再住院风险24%, 这样的临床结果是非常了不起的;传统医学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与重视。”
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曾评价: 单一一个药物制定共识是很少见的, 但芪苈强心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 从2013年发表在JACC上面的RCT研究, 到现在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medicine上QUEST研究, 一致证实在标化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硬终点及中间终点, 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曾评价:“对于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患者,加用芪苈强心, 降低终点事件, 对于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 建议使用芪苈强心改善症状。”“芪苈强心在心衰领域的成功,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发扬光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