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曾让全球教育界对AI充满了憧憬。然而,通用大模型的“黑箱”特性很快暴露:它们擅长生成流畅的文本,却无法解释其中的思考过程,虽然能覆盖广泛知识领域,却难以找到可应用的教育场景。
这种“答案投喂”模式引发了新的危机。斯坦福大学 2024 年一项研究显示,过度依赖通用模型的学生,其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得分较传统学习者下降23%。而作弊的泛滥,更令人咋舌。
2024 年起,搭载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技术的推理模型(Reasoning Model)崭露头角,开启了大模型赋能教育的新阶段。这类模型通过模拟人类解题的认知过程,将“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路径”,让 AI开始从“答案提供者”逐步延展成为“思维教练”。
这一转变,从某种程度来说,加速了AI教育落地的可行性。举例来说,对于老师而言,推理模型可辅助梳理结构化备课方案,在家长一端,思维链的详细推理过程,也让辅导作业的过程更加流畅,避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
尽管推理模型在教育领域展现出极高的适配性,但当其开始普及应用时,仍面临诸多巨大挑战。其一,“幻觉”问题频发。另一方面,教育行业存在森严的数据壁垒,多数模型难以获取覆盖K12全学科、全场景的高质量语料,这直接导致它们在教育应用时缺乏针对性。
从上述这些痛点不难看出,教育领域若要实现大模型的有效应用,需要真正“懂教育”的 AI 企业躬身入局,如此方能发挥出更强大的应用效果。
回顾过去,当多数科技企业从零开始探索教育场景时,科大讯飞已在这条赛道上累积20余年。进入大模型时代,2023年5月正式发布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多年积累,以及长期持续地高研发投入,迅速跻身国内大模型的第一梯队之列。
今年3月,全新升级后的全国产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更是在模型参数量比业界同行少一个数量级的情况下,数学能力全面对标DeepSeek-R1和ChatGPT-o1,在中文数学各项任务中均实现领先。区别于依赖万亿参数堆砌的通用模型,讯飞星火 X1 以700亿参数规模实现效能突围。
作为国内最早将大模型落地行业应用的企业之一,早在立项研发大模型之初,科大讯飞就定下了“1+N”的战略方向。其中,“1”代表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底座,“N”代表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
科大讯飞“通专结合、端云联动与软硬一体”的产品路径,使得大模型与应用更具针对性,有效解决了专业度方面的问题。同时,这一路径还降低了模型的应用成本,有助于撬动更大的市场,带来更好的普惠性。以智慧教育领域为例,基于覆盖32个省级行政区、5万多所学校1.3亿师生的教育大数据,科大讯飞构建起了业内最完整的教育知识图谱。
2025年5月14日,在武汉举办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科大讯飞不仅连续3年获邀参会,而且还联合中国教科院首发了基于星火X1深度推理大模型技术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国家重大课题项目。
从产品思路来看,智能导师将前沿算法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深度融合,打造出由“教学思维链”驱动的科学教育专用大模型。该模型不仅融合了教育数据,还能有效解决幻觉问题。
相较于市面上其他教育大模型产品和应用,智能导师在学科专业性、安全性、推理准确性与价值观对齐方面做了进一步优化,构建了“知识-能力-行为”三维立体动态知识图谱,将专家教师的“为什么这样教”转化为透明的思维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