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绵阳锐洋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主办的“绿动未来·智联互通”废旧轮胎再生与国际合作研讨会,5月10日在绵阳隆重启幕。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2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全球废旧轮胎绿色再生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路径。
绵阳锐洋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多孝在欢迎辞中表示:“作为深耕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锐洋始终以‘科技赋能绿色未来’为使命,聚焦废旧轮胎高值化再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他回顾了企业核心成就: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攻克智能分选、低温微负压裂解等关键技术,构建回收-再生-应用”全产业链;累计处理废旧轮胎超百万吨,减少碳排放数十万吨;全球布局:技术入选联合国气候大会表彰案例,产品出口20余国。 今天与六国使节共商循环经济大计,标志着锐洋全球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王多孝强调,企业将依托“智联互通”平台,推动标准互认、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让科技创新之光照亮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在主旨演讲中盛赞锐洋成就:“锐洋突破废旧轮胎热裂解、AI智能分拣等核心技术,资源化率达95%,炭黑纯度达国际顶尖水平,标志着中国环保科技实现从‘技术引进’向‘标准输出’的历史性跨越。其‘模块化移动工厂’技术可快速响应全球需求,为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吴忠泽副部长指出锐洋新材料以硬核技术重塑行业规则,以“中国智造”担当全球环境治理使命,其发展路径正是他所倡导的“科技赋能绿色转型”的鲜活实践。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华环保联合会原主席孙晓华强调:“锐洋的实践印证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这种以技术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的合作模式,将成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典范。”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马文普在研讨会上充分肯定锐洋新材料的全球化战略,他表示:“锐洋以‘智能分选-低碳裂解’技术链实现废旧轮胎95%资源化率,不仅为中国循环经济树立标杆,更为全球‘黑色污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框架下,锐洋的技术出海模式是新时代中国企业的担当体现——以科技为桥,打破南北技术鸿沟;以合作为舟,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期待锐洋继续发挥技术外交优势,推动国际标准互认、政策协同,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共享绿色转型机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原副政委、少将崔根峰为王多孝董事长赠送诚信为本四个字,既是对锐洋过往坚守绿色发展初心的褒奖,更是对其未来全球化征程的鞭策。
崔根峰少将此举,实则以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为军民融合示范企业锐洋标注了一条“以德载技,以信立世”的航向。
六国驻华使节集体表达对锐洋技术的认可与合作意向,“低碳裂解装备”等技术成果,重新定义了资源再生的效率与环保标准,为全球环保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呼吁结合全球绿色治理趋势,共建技术转化平台,推动中国技术本土化应用,在对接国际绿色资金、标准技术落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
锐洋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高锐在闭幕总结中宣布,将以技术出海为核心,构建跨国循环经济合作网络,为全球“黑色污染”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锐洋新材料将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以创新为帆、以合作为桨,在循环经济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让中国技术的光辉照亮更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共生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