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元戎启行的技术破局之路

2025-05-17 14:37:20 来源:北国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5年,国内辅助驾驶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

  用户对辅助驾驶的诉求从“有无”转向“优劣”。当车企扎堆宣传“城市NOA”“全场景覆盖”时,用户却在社交平台吐槽“变道逻辑像新手”、“突然刹车吓一跳”等言论。

  整个行业都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技术参数与用户体验正在严重割裂,辅助驾驶不仅要保障用户安全,更要能提供安全感。这种割裂的背后,是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之争的缩影。

  当技术狂欢遇到安全性质疑,方显各家底色。而谁又能让用户用车既安全又安心?

  元戎启行正试图打破这一僵局。

  目前,端到端模型仍是行业的主流模型,市场上搭载城市NOA功能的高性能辅助驾驶系统背后几乎都搭载了端到端模型。端到端模型架构类似于人类的神经网络,优势是决策、行动更拟人,使用范围更广,人机互动能力更强。

  不过,端到端模型也有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例如,端到端模型有“黑盒问题”,模型输出的行为存在不可解释性。并且,端到端模型还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驾驶习惯,分辨限行、潮汐车道以及不同车牌的含义。曾有第三方测评机构模拟测试:当系统突然执行紧急变道时,超70%用户表示“不知道车辆为何这样选择,感到不安”。

  为此,元戎启行进一步推出了VLA模型(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模型基于端到端架构,融合了大语言模型,能够精准补齐端到端模型的短板。

图片1.jpg

  首先,VLA模型中的语言模块,能够解释模型输出行为的原因,让用户感到更安心,为用户提供更强的安全感。其次,在大语言模型的加持下,VLA模型可以理解复杂的语音信息,不会犯低级错误,能够解读潮汐车道、可变车道与应急车道的驾驶规则,安全性能更强。

  在目前的辅助驾驶领域,能够推出VLA模型的企业主要有元戎和理想。从技术领先性和量产经验的维度综合考虑,元戎启行和理想在国内智驾的技术上已经处在领先地位。

  为什么是元戎启行?

  2019年元戎启行在深圳成立。成立之初,元戎就向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多传感器前融合技术。该技术为后续BEV+Transformer的感知技术新范式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目前“BEV+Transformer”的前融合式感知方案,已成为感知技术的主流方案。

图片2.jpg

  2023年,当行业仍依赖高精地图时,元戎启行便率先推出“无图”方案,即Mapfree方案。元戎的Mapfree方案在导航地图覆盖的范围内,就能开启“点到点”的辅助驾驶功能。成本层面,导航地图的成本仅为高精度地图的1/3,让辅助驾驶落地真正成为了可能。

  成本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凭借着Mapfree方案,元戎启行迎来了“懂”它的人。2023年,元戎启行与长城达成深度技术合作,成为新款魏牌蓝山的智驾供应商。为了回馈长城的赏识,元戎将最新研发成果端到端模型部署到长城的新款蓝山上。

  2024年8月,新款蓝山上市即爆款,短短4个月,销量突破3万辆,一度把元戎启行送上了四季度城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供应商市场的前列,拿下了15%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长城也从赏识到笃定,向元戎启行投资1亿美元。

  这是元戎启行获得的第6轮融资。此前,元戎还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的3亿美元的融资。元戎启行表示,资金将会用于夯实国内量产业务,拓展海外业务以及为研发布局VLA模型等前沿技术。

图片3.jpg

  资金的充裕,让元戎在前沿技术的研发以及市场层面有更多话语权。现在的元戎迎来了定点的爆发,相继获得多家主机厂的合作。截止到2025年初,元戎宣布已经有10款车量产下线,涵盖SUV、越野车和MPV等车型。其中,有超过5款量产车将搭载VLA模型。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L2及以上辅助驾驶达到55.7%,预计2025年将分别达到65%。在未来两三年内,L2级基础智驾功能将逐渐成为新车的“标配”。

  辅助驾驶行业正在经历从“技术炫技”到“用户价值”的范式转移。元戎启行的故事或许不够性感——没有颠覆性口号,没有创始人热搜,但其“成本-安全-体验”的铁三角逻辑,恰恰踩中了行业痛点的最大公约数。

  当喧嚣退去,市场终将奖励那些“解决问题的人”,而非“制造概念的人”。元戎启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编辑:沈露
审核:蔡旭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