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以信用之基筑牢发展之堤 从“管理”到“治理”优化营商环境

2025-05-16 12:02:01 来源:北国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近日,某科技公司负责人闫女士在税务部门指导下完成信用修复,闫女士的企业不仅重获B级信用,还成功申请到银行贷款,生产经营步入正轨。这一转变,正是税务部门以“信用赋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生动缩影。

  信用修复:从“一失全无”到“知错能改”

     纳税信用是企业参与市场活动的“金名片”。企业只需在规定期限内纠正逾期申报、欠税等违法行为,即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修复申请;税务部门则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核流程,将修复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同时,针对部分企业“不知如何改”的痛点,各地税务机关组建专家团队,通过“线上答疑+线下走访”提供精准辅导。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10万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重返招投标、融资贷款等市场赛道。

  服务升级:从“管理”到“治理”的营商环境优化

  信用修复机制不仅是个体企业的“救命绳”,更是整体营商环境的“净化器”。数据显示,A级纳税人可享受发票秒批、留抵退税即审即办等12项便利措施,而信用修复企业后续守法率高达98%,真正实现了“惩处一个、警示一片,修复一个、激励一批”的治理效能。

  长效建设:以信用之基筑牢发展之堤

  “信用修复不是‘一修了之’,而是构建诚信社会的起点。”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信用动态评价机制,联合银保监会等部门深化“银税互动”,让守信企业融资更易、成本更低。同时,通过曝光典型失信案例、开展诚信纳税宣传月等活动,厚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营商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信用视为“核心资产”,主动规范财务行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诚信动能。

  从“失信黑名单”到“修复白名单”,税务部门以有温度的执法、有力度的服务,帮助企业跨越信用“断崖”,在法治框架内激发市场活力。正如闫女士所言:“信用修复让我们明白,诚信不仅是恪守法规的底线,更是企业行稳致远的生命线。”


编辑:徐霞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