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1日,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二次核医学医师年会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本次盛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承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协办,大会以“智创诊疗,融合跨越”为主题,汇聚了国内核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科研精英与临床骨干,共同探索核医学发展新路径。
会议期间,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王勇对中核粒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粒子”)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SPECT/3D光学融合成像技术做了专题报告。王勇主任从医学与经济学价值、SPECT技术演进、临床研究趋势、国产SPECT研究进展、技术创新及后续临床研究计划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SPECT/3D光学融合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价值。王勇主任强调,我国核医学发展已进入提质扩容关键阶段,特别是"千县工程"与"一县一科"战略部署的纵深推进,对县域医疗机构提出了"基础建设标准化、诊疗服务同质化"的刚性要求。但县域核医学建设基础差异大,亟需建立适配分级诊疗体系的多层次解决方案。中核粒子SPECT/3D光学融合成像技术正是响应国家医疗新基建战略的创新实践,也是破局县域核医学发展困境的关键技术支撑。
中核粒子SPECT/3D光学融合成像技术创新性地融合了核医学的功能代谢显像与高精度三维可见光体表重建技术,首次实现了SPECT成像过程中与体表光学信息协同采集与深度融合。该技术基于中核粒子前期完成的三维体表监测技术平台,采用结构光与高分辨视觉感知方案,在同步获取γ射线分布的同时,实时捕捉患者体表三维轮廓数据,实现毫秒级姿态变化的动态追踪。配合系统级图像融合算法,该技术可在无额外辐射暴露的前提下,完成体位-影像空间的精准映射,大幅提升了图像重建、配准与后处理的空间一致性与量化可靠性。
中核粒子SPECT/3D光学融合成像技术的亮相标志着我国在多源成像系统自主化研发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同时为“一县一科”政策落地提供可靠技术支撑,为核医学科推广建设提供更多可能。中核粒子以全链条自主可控的创新实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核医学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实现重大疾病早诊早治,切实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在基层扎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