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绿舟杯——“自然·科技·人”国际融合新篇章

2024-11-29 11:22:59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4年11月20日-26日,上海东方绿舟迎来了一场融汇中外文化与科技的盛会——“绿舟杯”自然·科技·人科学素养展评活动暨CREATE美公赛C.R.C.全球邀请赛。作为一项集创新、合作与实践于一体的国际交流活动和赛事,绿舟杯标志着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的跨界融合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师生团队共同参与。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和文化体验,深入探讨了“自然·科技·人”这一核心议题,搭建了增进国际理解与友谊的桥梁。

  竹子的故事:跨文化的自然课堂

  在东方绿舟的竹林间,一堂特别的“文化课”拉开了帷幕——共筑竹屋。这不仅是一项手工项目,更是一场融合文学、数学、力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老师首先从文学角度讲述了竹子的文化内涵。“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书者竹纸”,用古诗文串联起竹子与中国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中美学生对竹文化有了直观感受。而在随后的搭建过程中,学生们从数学中找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从力学中学习砍伐竹子的技巧,从材料学中理解竹子的轻便与韧性。

  这次竹屋建造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理解了学科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还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了中国传统智慧的深刻内涵。一名美国学生甚至用汉字写下“我很高兴”刻在竹梁上,这份质朴而真诚的表达成为文化交流的见证。

  科技驱动教育:创新与国际视野的结合

  绿舟杯不仅是一次文化与自然的交流,更是一场科技教育的盛宴。在活动现场,CREATE美公赛C.R.C.全球邀请赛成为瞩目的焦点。作为绿舟杯的国际化创新尝试,这项赛事不仅考察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还为未来解决全球问题的跨文化合作培养了新生力量。

  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党总支书记、主任 杨昕在致辞中指出:“教育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感的未来世界主人。”CREATE基金会Jim Schulte则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技活动,为未知的未来培养解决问题的人才。”双方的愿景高度契合,为绿舟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交流促进融合:科技与传统的碰撞

  活动第五天,中美学生来到上海市宜川中学,开启了一段科技与传统相融的文化体验之旅。

  宜川中学的科技教育优势为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首先体验了学校设立的高科技模拟驾驶舱实验室,感受中国科技教育的前沿发展。这一融合创新与实践的实验设施,展现了宜川中学对科技教育的独特探索与推动力。

  随后,美国师生参与了书法课程。在墨香四溢的课堂中,他们学习毛笔书写,感受汉字艺术的独特美感。一位华裔学生特别写下“我是中国人”,引发现场热烈掌声,这一细节成为中美文化交融中的动人时刻。

  最后的射箭课程将传统体育与竞技乐趣相结合,学生们在竞技中加深了对毅力与专注力的理解,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文化带动友谊:中美学生友情的建立

  活动最后一天美国团队来到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中美学生,从东方绿舟的初次破冰,到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的重逢,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通过奶茶、饺子、美发和蓝染等活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背后,是彼此文化故事的分享,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们可以在合作中建立理解与信任,立体、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精神”。

  展望未来:绿舟杯的全球化愿景

  从帆船到冰雪,再到科技,绿舟杯不断拓展活动的边界,以创新为驱动,以合作为核心,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舞台。未来,绿舟杯将继续以“自然·科技·人”为主题,推动国际教育合作,助力科技交流与文化融合。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跨文化的美好邂逅,更为全球青少年的未来合作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无论是东方绿舟的竹屋,还是书法课堂中的文字,这些深刻的体验都将成为孩子们青春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自然·科技·人”的主题让绿舟杯超越了一场赛事的意义,它已成为一座沟通世界、培养未来领袖的重要桥梁。


编辑:沈露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