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香港智潮涌动,引领AI医疗新航向 CAIR第二届香港具身智能医疗科技论坛圆满落幕

2024-11-26 11:31:31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4年11月23日,香港】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显著推动了医疗科技的创新与变革。业界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更好辅助医生诊疗,并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11月22日至23日,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CAIR)在香港科学园高锟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香港具身智能医疗科技论坛(CREATE Symposium)。本届论坛汇聚了国际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医疗器械研发者,围绕医疗科技的最新突破与未来趋势展开深入讨论,促进学术研究、产业创新与临床应用的跨界融合,共同推动AI与机器人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实践。

  CAIR第二届香港具身智能医疗科技论坛

  论坛为期两天,议程丰富,内容紧凑。继首日精彩活动后,CREATE Symposium第二天的议程亦精彩纷呈,10多位领域专家就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创新与临床实践中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享。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CAIR教授雷震在致欢迎辞中表示:“CAIR致力于成为科学与科技创新的国际研发基地,推动AI研究和智慧设计,汇聚全球人才与技术,助力香港成为智能技术创新的国际高地。”京港人才交流中心总经理高昌林先生则代表支持机构在致辞中,强调此次论坛为国际学术界、产业界与医疗界搭建了高端对话平台,推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应用。

  从探索到实践,AI赋能医疗新未来

  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沈定刚教授在演讲中谈到,人工智能正通过多模态数据的整合(如影像、病理、基因等),推动医疗诊断与治疗的标准化和智能化进程。他指出,AI在提升医疗效率、优化资源分配以及改善患者康复效果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分享了其团队在影像增强、低磁场成像及全流程癌症诊断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在手术领域,具身智能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微创手术和手术机器人中,帮助医生实现更高精度、更低风险的手术辅助。CAIR主任刘宏斌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增强而非取代人类,为医生提供“超人”能力。他还描绘了未来智能手术室的愿景——医生与机器人无缝互动、共同协作,打造更高效和安全的手术环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周少华教授则强调,通用和基础模型正成为医疗影像AI的核心,通过“一次训练,多任务应用”的方式应对数据稀缺和任务复杂的挑战。他认为,多模态数据融合及生成与判别模型的结合将成为未来的关键,为临床应用和患者健康预测提供突破性支持。

  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第二日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案例,包括: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永健;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窦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武忠教授;威尔斯亲王医院门诊心脏病科主任、医学与治疗学副顾问甘嘉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医师杜磊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廖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栗世方;江苏麦格思频仪器有限公司CTO王华。他们的分享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广泛领域,展示了AI技术如何深度赋能医疗行业。

  当日下午,与会嘉宾参观了CAIR展厅,了解多项科研成果,包括CARES Copilot 2.0、具身智能超声机器人、增强现实医疗机器人、增强现实导航、医学影像增强技术、实时手术数字孪生系统、柔性微创手术机器人等。参观期间,与会者从解决临床痛点与市场产业化等多角度展开了深入交流。随后,部分嘉宾参加了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心肺外科与重症监护领域应用的闭门研讨会。

  医生及学者到CAIR参观交流

  此外,论坛首日主办方还特别安排了40多位香港青年学者参观CAIR展厅,并与科研团队进行午餐交流。 许多来宾对CAIR的科研成果和团队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期待未来能以不同方式参与其中。

  青年学者到CAIR参观交流

  本届“香港具身智能医疗科技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具身智能医疗科技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更为全球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跨领域、跨国界的创新对话平台。论坛通过汇聚行业精英、分享前沿成果、探讨未来趋势,有效推动了具身智能医疗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展望未来,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CAIR将继续致力于促进科技创新,为人类健康福祉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编辑:徐霞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