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文旅传播的流量密码:“实力”与“创意”叠加

2024-11-12 11:33:52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丰富中关村创新精神的时代内涵,推动海淀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海淀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11月11日,2024海淀大师文化公开课系列第六讲《新质生产力下文旅传播的现状、特征与趋势》成功举办。至此,本年度海淀大师文化公开课系列课程圆满结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教授受邀就新质生产力下文旅传播的现状、特征与趋势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张铮教授提到,我们当下正处在深度数字化、媒介化的时代,文旅传播成为推动地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文化根植性”为内容核心、以打造旅游目的地“人间烟火气”为传播手段,具备轻巧化传播、地方感传播、战略性传播、社交化传播的新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流量焦虑与盲目跟风、信息失序、创新动力不足等困难与挑战。然而,文旅传播困于流量,文旅产品的宣传力度、手段、效果有待优化与加强。由此,张铮教授认为,文旅传播出圈绝非卷形式,“实力”与“创意”的叠加才是背后的流量密码,要以久久为功的“绣花功夫”提升本地文旅产业实力,让文旅传播“言之有物”,即回归服务业本质;同时也要立足地区特色,找准定位,实现精准化传播,以文旅传播整合地方创生网络。

  随后,北京市海淀区元源新文化促进中心主任张红雨,北京日报记者、旅行作家、纪录片导演白继开,北京浩然康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李霞,贝塔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开冀,星途华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洪亮共同就新质生产力下海淀区文旅传播的渠道拓展与融合开展圆桌交流。与会嘉宾分别基于各自的行业经历,针对新时代海淀区文旅传播的新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海淀是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辖区高校云集,人才荟萃,文化产业活力澎湃,产业收入规模占全市比重超过50%,位列全市第一,具备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走出去”的先天优势。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7月27日召开。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积极响应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在文化赋能提质上持续用力的工作目标,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科技园共同成立海淀区文化传播共同体。

  作为共同体工作开展的接口和工作规划的重要组成板块,海淀大师文化公开课系列目前已迎来开课第三年。公开课的成功举办,是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未来,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将继续与清华科技园合作推出更多精品文化课程,以更加创新的形式和大家见面,共同探索海淀文化。

  本期公开课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主办,清华科技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启迪之星承办,中关村创新文化发展促进会、力合科创北京创新中心协办。中国文化报高级记者、文旅中国频道部主任高婷,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于佩丽,启迪控股孵化业务总监、启迪之星常务副总经理刘雪良在公开课上致辞,中关村创新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刘利等出席公开课。


编辑:徐霞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