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2024猪苓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即将启幕

2024-10-23 10:53:24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4年10月29日至31日,“2024猪苓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将在留坝县隆重开幕,该盛会由中国农学会携手留坝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会议以“生态发展,融合创新”为主题,围绕猪苓与西洋参两大特色产业开展深度探索,涵盖产业技术研究、市场趋势预判以及合作需求对接等方面。会议旨在全面展示留坝县及其他主产区的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构建更加稳固的产业发展基石。同时,我们期待通过此次盛会,促进全国中草药产业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实现各方在合作中互利共赢,共同开创中药材产业的新篇章。

  陕西留坝:自然生态馈赠瑰宝之地

  陕西留坝县地处秦岭腹地深处,是“暗度陈仓”的陈仓古道所在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之一。这里生态优美环境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03%,享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之美誉,“张良文化”与“栈道文化”历经千年风雨,成为留坝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

  留坝县立足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推进“药菌兴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达1320余种,猪苓、西洋参等名贵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乡村振兴开出了一剂致富“良方”。

  留坝西洋参:全国西洋参三大产区之一

  西洋参原产北美洲,其种植历史在留坝县可追溯至1981年,是西北最大的种植基地和全国三大产区之一,经多次科学测定,留坝西洋参的总皂甙含量稳定在4%左右,远超药典标准。2015年6月,留坝县成功取得“留坝西洋参”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这不仅是对留坝西洋参品质的权威认证,更是对其品牌价值的巨大提升;2021年9月,《西北农业学报》发表论文对留坝西洋参进行了品质评价,认为留坝西洋参品质最接近原产地,是相对较好的国产西洋参;编制的《林下西洋参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2024年由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为规范化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全县西洋参留存面积3000亩左右,年产鲜参200吨左右,产值1400万元,带动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5000万元以上。

  未来,留坝县将致力于推动林下道地中药材的生态、有机栽培与仿生栽培模式,通过“以点带面”的策略,逐步构建起具有留坝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同时,构建从种苗培育、有机种植、产品研发、深加工到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留坝猪苓:全国知名猪苓种源基地

  自20世纪90年代起,该县便致力于猪苓人工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历经仿野生栽培、林下栽培及露地栽培三大阶段,目前种植技术已臻成熟,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效益逐年攀升。

  近年来,留坝县将猪苓作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推进方式,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猪苓等中药材发展的扶持政策,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全力支持药源基地建设。通过整合全县农业系统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建立了猪苓规范化种植示范园和良种繁育基地,培育猪苓种植示范户2500户、建立示范园120个,有力推动了全县猪苓产业的蓬勃发展。

  2013年全国首届猪苓会议成功召开,留坝县被授予“全国猪苓种源基地县”,并于2016年1月成功取得了“留坝猪苓”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编制的《林下猪苓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2024年由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目前全县种植猪苓面积达到2万亩,年产猪苓鲜品6000吨,年产值2.5亿元以上,是全国较大的猪苓种植基地县,“留坝猪苓”品牌在国内中药材市场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会议为桥梁:共谋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次活动将邀请20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中草药种植大户参会,旨在进一步提升留坝猪苓和西洋参的品牌知名度、行业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深化区域中药材产业生态的各环节融合,加速特色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为我国中草药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留坝智慧”与“留坝力量”。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全国猪苓西洋参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经销商及种植大户等各界朋友,共赴留坝进行深入考察与交流。让我们携手共探产业发展新机遇,共享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的红利,共创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


编辑:沈露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